【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下)

友善列印版本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上)

你怎麼不想想】I am Taiwanese and I speak... ──假如要有台灣語言認同(中)

去(2016)年的一篇文章我已說過,如果真的追求語言多元,那麼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要做的,很清楚,就是「向華語爭空間」,包括一定要進入公共場域。只准在家裡說,事實上就是在家裡也不會說了,穩死的。

我們已見多了一些酸民,他們一見人公開使用台語或提到台語,就暴跳質問,那客語呢?原住民族語呢?但你歡迎他們使用客語跟原住民族語,他們又不要了。這種來亂的可以不用理會。

台灣的各本土語言都是弱勢,但各自情況又有不同,未必能一概而論。會被指為「沙文」的,只有台語,我上一篇對此現象的探討,就不適用於客、原語。接著要談的行使語言權利則是共通的,並且我要把本土語言簡稱為「本語」(是台本語,不是日本語)。

你聽不懂 不代表我歧視你

如果在公共場合講本語,「那不就雞同鴨講、欺負聽不懂的人、歧視別的族群?」這是人們普遍的憂慮,但大部分是迷思,來自長期飽受「國語」一元化觀念的灌輸,害怕實踐,光用想像。

即使贊同多語的人,通常也只提議用翻譯來解決。對,那是一個辦法,有些場合在功能上也確實必要。但翻譯並非說本語權利的必要條件。而且如果各個本語都全部翻成華語,那等於再確認華語是絕對唯一共通語,也坐實了本語不需要會。所以我要先談不翻譯的情況,這可以讓我們更看清多語社會的動態。

首先,講自己的本語,使有些人聽不懂,是不是歧視他們?不一定。

不同於純粹的個人權利,文化權有集體權的性質,是一個群體可以保有自己的文化認同、不被強勢文化同化的權利。所以當一個人,即使他華語好得很,選擇用本語發言,以對抗華語霸權,行為本身就有正當性,並不以在場人人聽懂為前提。

但假設他是宣布某些消息,比方散會後去哪裡領錢,而他故意用語言區隔,只讓一部分人獲利,排除另一些人,就是歧視了。又例如他批評那些聽不懂的人其及立場,讓他們無法回應,也不對。這只是兩個例子,總之是否構成歧視,要綜合判斷,語言選擇沒有決定性。

社會中,各種皆具正當性的權利,並非不會衝突。聽懂的權利和說的權利不能兩全時,前者不必然高於後者,如何調和,需要靠人們拿捏。如果擔心他們表現不佳,就要完全剝奪某項權利,才是暴虐,也會引起更大不滿。

簡單講,「讓所有人完全聽懂」這件事,並非永遠要徹底實現。有時候,聽不懂,就算了。

都應追求好於現狀

我用台文發表文章,曾有人留言說,你這樣就算內容有理,傳播效果不是大打折扣嗎?這點他說對了。一個人為伸張文化權利,特地用不是最多人懂的語言發言,他自己要承受不利,所以這種犧牲很少見。講者都甘願了,聽者何妨看開一點,又不是講你壞話。

保守人士總是很擔心如果每個人都怎麼樣怎麼樣那還得了,問題是才不會每個人隨隨便便就怎麼樣怎麼樣好嗎?尤其原住民族語最弱勢,與其擔心十年遇上一次聽不懂,更該關心有多少人有足夠的族語能力吧?難道不是鼓勵都來不及?

再來,用本語發言,真的那麼不能通嗎?

把華語的能理解度當做100%,所有本語當做零,是荒謬的。依常識可知,使用人口愈多的語言,在社會中愈流通,人們學習到它的機會也愈多,即使在「族群」外,被理解的程度也愈高。

這當然不是巧合,是原理。因為語言可以透過接觸自然習得,接觸愈頻繁愈有利習得。在聽眾背景常態分布的場合,一個人說了十分鐘的台語,跟一個人說了十分鐘的魯凱語,同樣內容,前者被聽眾了解的程度絕對高很多。也就是說,前者翻譯的必要性,比後者低很多。翻譯也不一定要全部,部分翻譯、摘要解說或歡迎發問都是辦法。

各個本語有大有小,這個事實應獲正面承認。今天我們談本語復振,目標應該是讓它們「每一個」都在目前的基礎上進步,不論是使用人口、使用者的程度、使用頻率和比重、使用場合、學習機會與資源、能理解的人口和理解程度等等,都要好於現狀。

如果不是這樣才奇怪,難道原本較少人說的語言,因復振困難,所以其他語言要停下來等?還是要把它們都打到跟最弱的一樣弱?難道四縣客語的能見度應該和賽夏語一樣?

族群不該成圍堵藉口

各本土語言該爭、能爭的空間都在華語那裡,不是互相爭。任一本語的使用者,都有權利追求好於現狀,國家也有責任推動。從文化權角度,多數族群應該展現的包容,是歡迎、鼓勵更弱勢本語也在各種場合出現,更積極些,也學習那些語言,而不是怕有人聽不懂或不開心,就放棄自己的語言,相約一起放棄,一起被消滅。

台灣好不容易走上政策肯定本土語言的道路,設立了原住民族和客家的內閣級委員會跟電視台,反倒有人指這條路是為了「福佬化」,還以此反對設立台語電視台,這是用任何族群理由都不能正當化的。

本土語言的爭論常被描繪為族群問題,其實不符實況。各族群都有要跟不要本語的人,爭論往往發生在這兩方之間,只是族群議題特別敏感,反方就經常拿它當藉口,阻止本語流通。

比方「那外省人怎麼辦?」外省人會本語的很多啊!問題從來都出在有些人一直千方百計阻止大家會吧?

當各種藉口都不成立後,不要本語的人,終極的理由就是「反正又用不到」。當然,這是因果循環,很多人這樣想,只用華語,也要求別人用華語,本語果然就愈來愈用不到。

但對於支持本語的人來說,也好辦,那就多用吧!讓本語變得有用,沒有什麼正當理由可以阻止你這樣做。

有人認為「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彼只是in ê看法,in ê自由,毋是人人一定愛遵守。你為著表達文化認同、為著宣傳理念、為著練習、為著好耍......攏會當使用本語,準做猶無華語遐輾轉,動機也袂比只是為著利便較無高尚。哪著自頭就假設對方聽無?伊ê程度20分,你講到25分,koh會當幫助伊進步咧!無,語言是án-tsuánn學--ê?這段寫台文,準你本來袂曉,敢無學著新字?

你居住土地上的語言

學本語不難,有好處沒壞處,有助而非排擠其他語言的學習......這些都說很多了。勸不勸得動不知道,既然是自主決定,至少可以確認一項原則:選擇不學的人,聽不懂別人講話時,沒有資格抱怨;既然他決定他的時間要花在別的事,才有競爭力,那麼本語能力也是別人的競爭力,遇到機會拿出來打敗他,很公平。

不學電腦,可以怪別人運用電腦技能嗎?「我不學,所以你不准用」是什麼道理?

終究,語言是種能力,屬於學會和使用的人。各行各業裡,不限族群,正視生活與工作上需要,能通兩種以上本語的人,也不罕見,雖未必都精通,但有比沒有好。這個社會最好多一些能動的實踐,少一些弱得理所當然、亂舉報「歧視」的風氣。

本語附屬於血緣族群的觀念,早已過時。族群是本語的基地,但不是它唯一該待著的地方。今年起施行的《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行政院已送立法院的《客家基本法》修正草案,與尚在行政院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都已納入「屬地主義」,讓本語可以成為地方通行語,以免動輒受阻於族群之別。住在什麼地方,就會什麼語言,很正常。

作家林蔚昀有篇文章〈母語Język ojczysty──你居住土地上的那些語言〉,描寫自己的語言意識發展過程,非常感人。少年時,她曾以身為外省第三代為由,認為自己不需要會台語。在經歷異國生活、組了跨國家庭後,有了不同的體會:「台語雖不是我的母語,但它是我生活的土地上的語言,我可以選擇它成為我在國語之外的另一個母語。如果行有餘力,我也想要讓客語、原住民語成為我其他的母語。」

另一次,她在臉書寫道,特地去聽一場台語的演講,本來抱著聽不懂的準備,結果幾乎全懂。

就是這樣啊!

從這裡,可以帶回文章開頭的話題了:我們能夠找到有別於聲明「I speak Mandarin」的出路嗎?

Taiwanese and multilingual

台灣的語言認同,華語沒法代表,前已說明;也不能放在單一本語上的話,我建議,試試「I am Taiwanese and multilingual」吧。

你正在講英語,你當然會華語,你會一種本語,就是multilingual了。

當然,英、華之外會其他外語,也是多語,那很棒,如果你的「多」不包含任一種本語,那麼你的multilingualism跟你的Taiwaneseness暫時還未發生關聯,但也許快了,因為外語和國際經驗往往是喚醒本語意識的鐘聲。

「多語台灣」認同的對象,不再是特定語言本身,是一種語言環境。有多語不稀奇,台灣還不算多的,這一新認同不是要描述弱勢語言尚殘留的狀態,而是彰顯這個社會已了解本土多元的價值,願追求弱勢語言復振,所以也是一種語言理念,而這要有民主和人權的基礎。它需要積極作為,故又是一種語言實踐。

個人如何實踐讓本語活起來,人事時地不同,沒有一定標準,我提議的原則,就是確保本語的使用「好於現狀」,持續推進:不曾以本語交談過的對象,跟他們試試看;只簡單講幾句的,多講一些;遇到不會的詞,多想多問多查,讓切換到華語的情況愈來愈少⋯⋯。

原本學幾週就能功力大增的事,太多人卻經年累月追問幹嘛要學,實在可惜。 殊不知當本語會了,視野就不一樣了,就是比只講華語厲害,就是爽。認真學一天都不曾,就在叫難,總不是辦法。比方台語,至少看一下「講台語當著時」嘛!

我教美國來台交換生的台語班時,總會提醒學生們注意大眾交通的本語廣播。那是台灣很特殊的聲景,也是認識台灣重要的一環,不過它如果有任何價值,前提是不要流於形式,擴音器傳出的語言,卻不在車廂內外人們的嘴上真實流動,就太諷刺了。

台灣華語會更向中國靠攏。不甘心的人,會有更多回頭重視本語價值。但到時候這個社會的語言能力,還來不來得及支撐自主的語言認同,是真正的問題。(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