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於政府部門
台北市於今年8月19日至30日舉辦號稱「小奧運」的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世大運),在前期的籌備過程中,縱然風波不斷(選手村完工後即遭遣返的印尼移工、丁聖祐質疑世大運游泳隊名單、手冊中的國名Taiwan/Chinese Taipei爭議、票房買氣冷淡等),但總算在8月19日順利開幕。而在這個讓世界可以看見台灣的機會,我們也確實讓世界看見了台灣──場內壯麗豐富的原住民歌舞表演,別出心裁的聖火揭幕儀式,以及場外激進喧鬧的反對年金改革團體(反年改團體)行動,使得運動員進場的時程遭到耽誤。
不得不說,以抗爭行動的有效性來說,反年改團體這次的作法可說是大舉成功!他們喧賓奪主地一舉躍上新聞頭條,擠下預期要被大肆報導的世大運盛會,讓總統府、台北市政府、及國內外媒體不得不正視他們的存在及其能耐。但是為何,作為年金政策下的「受害者」,總是屢屢得不到社會普遍的同情與支持,甚至時常被主流媒體「大事化小」或邊緣化/噤聲?反年金改革團體的運動策略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回想到2013年2月時,全國關廠工人連線在台北車站集體臥軌,以死相逼要脅勞動部限時回應,縱然台灣民眾已經對於勞工運動寄予較多同情,但仍有不少在場民眾憤怒地回應:「壓死她/他們,誰理她/他們!」,這顯示悲情訴求的運動,社會大眾並不是全然買單,尤其是耽誤到民眾的方便與利益的時候。
年金改革運動為何不得人心?從運動的策略性來談,有幾個面向:
(一)組織的組成:現在檯面上可見多是各地的退休軍公教社團所集結而成,簡而言之,這是一群年齡層較單一(65歲以上)且身分特殊的極少數人口,僅占台灣社會的1%[1]。
(二)組織的訴求:這部分非常難定義。在多次的年金改革會議中,前年金改革會議之軍公教代表李來希只有針對所有的改革意見極力反對,卻無提出建議方案,故許多人戲稱――不做改革,就是軍公教團體想要的「改革」。再以世大運開幕式當天的訴求為例,運動主張可說是包山包海:反對美國干預中華民國內政、反對日本核汙染食物進口、反對同志婚姻、反對前瞻計畫、反滅香、反一例一休、收回年改錯誤政策等等。
(三)組織的形象:除了上述的訴求「廣泛」,反年改團體的話語權多是落在李來希身上,多數時候除了對執政黨、總統、與年金改革相關人員的惡言相向,不曾見過他提出過一貫的建設性立論。同時幾個提油救火的同黨同志不斷出現:基隆退休警察協會副理事長林良榮的「只領三、四萬塊錢,絕對無法旅遊。」;退休教育人員協會研究員蕭秋華的「我的小孩在美國讀書,去探望一次要花費20幾萬元,如果砍了退休金會不夠付。」;前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長的陳庚金強力呼籲軍公教人員「能撈就撈、能混就混!」⋯⋯等等族繁不及備載的經典語錄。
(四)組織的行動:除了這次「全球矚目」的阻撓世大運選手入場,歷來還有干擾年金改革會議進行、圍堵總統行程、桃園機場抗議、網路製作抹黑文宣與不實指控等,還有每次都伴隨出現的暴力事件。
(五)團體內的不「團結」:應該是同樣陣線的公務員,卻有各種不同調的聲音。現職公務人員組成〈年輕公教警消年金改革陣線(年金改革陣線),支持年金改革;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譴責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全教產)干擾世大運選手進場;反年改團體之一的退伍軍人協會,聲明不在世大運期間生亂。
簡言之,對社會大眾而言,反年改團體是一群養尊處優、與社會現況嚴重脫節的老人們,對於訴求可說是清楚表達(「不要動我的年金!」),但是因應改革的替代方案卻避而不談,又提不出個人剝奪感與公共利益結合的有利論述。
「違反信賴保護原則」其實是一個值得深耕的議題,但可惜反年改團體棄守這個立論場域,每每出現在螢光幕面前,總是充滿暴力、憤怒、話語反覆循環而沒有重點。在還沒有爭取到社會同情之前,自己先氣急敗壞,種種的行動與發言,都讓反年改團體把自己推向社會關注的邊緣。更嚴重地,許多人看見這些年金請領者的真面目,反而激起了反年改團體最不想要的社會共識:面對這些老人的貪婪模樣,我們更應該支持年金改革,導正台灣的退休金制度,讓國家財政不因年金負擔而「破(產)在眼前」。
現行的的年金制度,是過去歷史的複合結果;民國84年才設立的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讓已經退休的四年級生(1950年代出生者)以及即將退休的五年級生(1960年代出生者),因為年資與制度的因素而成為當前受惠於國家最多的退休族群;但由於台灣社會現今劇烈的人口結構惡化──老人愈多且壽命愈長、又少子化愈烈。現行的隨收隨付式年金制度(pay-as-you-go pension),未來將很快無法以越來越少的勞動人口、去支應越來越多的扶養人口支出,特別是延年益壽的長輩們。
年金改革是必然的制度開刀,或早或晚、都是這一代人必須處理的共業。若反年改團體能夠在此時一起為國家的未來思索永續的年金制度,除了不讓自己成為造成年金崩盤的最後一根稻草,也可以給自己爭取到較好籌碼去作落日條款談判。如果反年改團體還是無法有大我的戰略思考,或許年金改革會議小組應該要邀請另外一個理性、具論述能力的軍公教代表進入會議討論,讓反年改團體的代表正當性降低,這樣才方能讓年金改革的腳步更快進行。
[1] 根據〈105年退撫基金年報〉,現職參與退撫基金的人員有63.5萬人,而基金定期撥付人口則為30.7萬人;後者僅占台灣總人口的1.3%(以105年年底人口為基底來計算)。資料來源: www.fund.gov.tw/public/data/76261736207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