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想想】南韓基本薪資38K→45K…帶你看眉角

友善列印版本

經最低薪資委員會多方交鋒協調後,南韓終於在15日敲定,2018年的基本時薪,將從今年度的6,470韓元,調高至7,530韓元,上升幅度達16.4%,成為16年來最大的調幅。基本月薪也因此從原本的135萬2230韓元(新台幣3.8萬元),大幅增加至157萬3370韓元(新台幣4.5萬元)。

兩週前,我在專欄文章中提到,文在寅總統上任後,宣示要在2020年前,將基本時薪調整至1萬韓元,但今年最低薪資委員會上,勞資雙方代表仍無法達成共識。

勞方要求今年即刻調漲至1萬元,才能跟上物價上漲速度,真正符合勞工生活需求,但資方表示這會為中小自營業者帶來過大成本負擔,只願意小額調升。

最終會議過程中,有別過去幾年,意見衝突的勞資代表,在談判破裂後,出現單方直接退席抗議,由政府任命的公益界代表提出最終決定作為結果,這次則是在公益界代表協調下,勞資雙方不斷讓步。

從原本勞方主張的1萬元對上資方要求的6625韓元,拉近到9570對6670韓元,之後又到8330對6740元,最後在7530對7300韓元之後,決定以勞方代表主張的金額,拍板定案。

文在寅政府若要讓自己的3年內調漲時薪至1萬韓元的支票兌現,每年都要調整15.7%,才能達到。過往,勞資雙方都無法找到交集,至兩週前都還未得出結果,所以政府任命的公益界代表,能否發揮仲裁的積極角色,協助「逐步達標」,就相當重要。

幸好最後公益界代表「救援成功」,16.4%的調幅,還高出每年訂出的提升標準,照這樣速度來看,2020年應有望達成時薪1萬韓元。

雖然今年未達勞方原先1萬韓元要求,至少是10多年來最大調幅,基本月薪一次多出22萬韓元(新台幣6320元),不少勞工仍感欣慰。現在每小時工資,要在包括高檔地段的江南等各地在內,平實地吃上一餐,已無太大負擔。

時薪調升其實也變相代表,若要達到今年的月薪標準,以明年的基本時薪來計算,即可省下29小時的工作時間,對打工族來說,就可以用多出來的時間,從事自我投資或休閒娛樂。

而先前有許多中小型自營業者,特別是餐飲服務業,對時薪大幅調升大喊吃不消,南韓計畫財政部宣布,將出面給予支援,減輕負擔。

近5年南韓最低時薪平經調升率為7.4%,今年則達到16.4%;中小自營業者明年起僱用人力時多出的負擔,當中多出平均調幅的差額(9%),將由政府直接補貼,為此將增列3兆韓元的預算,但差額補貼,也要店家提出申請,並通過審核後,才能適用。

另外,一般民眾店家刷卡消費時,所出現的手續費,由金融業者「吃掉」,每月每年累積下來,對自營業者來說也是筆「沒法拿到的錢」,政府決定計畫擴大讓中小型自營業者能享受手續費減免,讓更多利益,能實際回饋到店家手中。

而為保護中小型自營業者,店租保證金與租金的調升幅度將被限制,讓業者不會被屋主「獅子大開口」,飽受二度剝削,另外政府也將將依照最低時薪的上升幅度,在業者支付的人事工作成本增加的同時,要求上游供貨業者,對下游調整進貨價格。這將能使包括加盟便利商店或餐飲在內的業主,降低經營壓力。

政府出面主動給予支援,看得出文在寅政權的積極作為,有相當誠意希望提升勞工待遇,但問題不會就此打住。

目前南韓國內共有463萬名勞工,將因最低時薪調升而受惠,亦即,全國所有業者每年增加約12.3兆韓元的人事成本,3兆韓元是否會不足?還值得商榷。

而若還要包含對店家的刷卡手續費減免與其他進貨價格的調整,政府若同樣以補貼來處理,勢必要追加更多預算。而目前的補貼支援,拿的是納稅人的錢,用百姓的稅金來倒貼基本時薪,不僅作法存在爭議,能否發揮效益,也有待觀察。

基本時薪問題,以近年最大調幅告終,但新政府接著能否拿出魄力,嚴格勞檢、並遏阻上游業主對下游業者的嚴重剝削問題,還有消弭派遣工與正職,在薪資與待遇上的諸多不平等待遇,才是提升勞動品質與促進社會正義的關鍵。

關鍵字: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