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兼任助理研究員,畢業於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班。
研究領域:政策分析、區域經濟、政治經濟學。
時常往來亞太地區活動,有感華人世界仍無法擺脫製造業思維的包袱,重視有形財富,忽視無形價值,宜自主建立一套世界觀及哲學觀。
依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於今年初發佈「全球智庫報2016」報告,2016年全球共有智庫6,846家,當中美國智庫數量最多達1,835家,中國大陸目前是全球第二智庫大國數量達435家,第三是英國的288家上榜,依序為印度(280)、德國(195)、法國(180)、阿根廷(138)、俄羅斯(122)、日本(109)等,雖說智庫數量多寡和實質影響力對必成正比,但可檢視智庫發展與國家現況之間的互動,國際關係上越是強國背後越有智庫出謀劃策的痕跡。尤甚,近年來中國大陸智庫在量的方面突飛猛進,卻在國際情勢分析與全球治理議題趨於弱勢,話語權仍略顯不足且相當被動,致使發生「智庫很多、思想很少」的困境。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TTCSP已連續十年製作全球智庫研究系列報告,研究計劃主持人James G. McGann希冀每年透過對全球智庫進行跟蹤研究和綜合排名,以加強全球智庫的表現。賓大針對智庫的評選和排名主要分為三個過程:首先,評選各國智庫的提名:向全世界超過6,500家智庫進行邀約,並邀請超過7,500名新聞記者、公共和私人捐助者以及相關政策制訂者,發送智庫提名的邀請;其次,智庫同業專家推薦入選,獲得專家提名邀請他們參加評選,評選推薦結果以列表形式將提名智庫生成最終入選智庫名單;最後,專家審閱和排名,並要求專家們提交他們的最終推薦和排名。當然,賓大的智庫排名和全球大學排名有媒體渲染性,但排名的意義或許不大,越是獨特的智庫/大學,越有數字排名看不到的真相。
智庫營運之定義歸納有三:首先,智庫乃具備一定程度獨立性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其次,通常具備非營利性質;第三,研究焦點放置社會所面臨之社會重大議題。由於民間捐款較多挹注於社福部門、及慈善機構,社會環境不若美國較能接受挹注智庫組織。台灣智庫排名在賓大的分類為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Think Tanks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共有六家智庫被列為該區前百大,排名最高者為「民主基金會」(7名)、台灣經濟研究院(19名)、中華經濟研究院(23名)、ISET(66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83名)、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95名)等。亞太地區主要智庫提供之服務項目及與政府部門的互動模式,值得台灣參考的是新加坡。新加坡為了因應的國際形勢中把握生存之道,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智庫的建設,依靠優秀的本地人才和外來引進人才,迅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例如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
相較全球前三大最具影響力的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等,事實上,美國智庫招募人才的理由:布魯金斯研究所以「機構卓越的學術」;傳統基金會則用「提供媒體曝光度,轉入政府部門或企業的工作機會」。歐美國家歷經百餘年的政治制度的演化,通常營造寬鬆的政治及社會環境,較容易培養出智庫應當具有的獨立性、中立性、專業性。事實上,政府的高度支持是營造智庫發揮思想坦克的關鍵,不過智庫並非衙門,乃孤立於其他機構且匯集專業、優秀之島嶼,其於權力與知識間,扮演溝通、連接之橋梁角色,建議透過台灣智庫群應強化世界著名智庫的合作,展開更多具有亞太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