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醫師
「藝術是那樣的深奧,好像一口古井,不知道有多深。」──陳景容
台灣國寶畫家陳景容,1934年出生在彰化,是彰化高中第五屆的畢業生,高中時常到八卦山寫生;喜愛繪畫的他,曾和廖繼春及張義雄學畫,1956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
就在師大畢業前夕,陳景容和郭東榮、劉國松、李芳枝、郭豫倫等人發起組織「五月畫會」,五月畫會特出的現代藝術畫風有別於過去保守畫風,陳景容等人並在隔年於台北舉辦第一屆「五月畫展」。
從師大畢業後,陳景容負笈東瀛,他先插班進入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畢業後再到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進修。他是台灣第一位壁畫碩士,專攻濕壁畫和嵌畫,同時專精於素描、瓷畫、油畫、銅版畫、石版畫和馬賽克鑲嵌畫,陳景容堪稱是台灣創作最多元的畫家之一!
學成歸國之後,陳景容持續藝術創作,他的作品屢獲國際大獎,更獲頒法國秋季和獨立沙龍永久會員,創作表現出超現實的意境,是台灣「超現實主義」的先驅。
除了創作之外,陳景容從日本回國後即投入美術教育,成立台灣美術教育學會,也在美術系教畫,直到1996年從師大美術研究所退休,獲聘為名譽教授。
我高中時也就讀彰化高中,彰化高中校園裡有一座音樂演奏廳,命名為「雨賢館」,是為紀念「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所建。
陳景容特別將他的馬賽克壁畫《雨夜花》作品,捐給母校彰化高中,永久放在彰中「雨賢館」作為紀念。
陳景容曾說:「彰化是我的故鄉,至今留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回想60年前在彰化的那一段浪漫的青少年生活,對我來說無形中孕育了我的內心世界,也影響我的繪畫創作。我想為了回饋影響我至深的彰化,只有留下一些好的作品,以紀念那一段美好的生活。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值得懷念的同窗好友,這一切都讓我銘記於心,永遠難忘!」
而後陳景容又陸續捐贈大型銅雕作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和馬賽克鑲嵌壁畫《三人行必有我師,遙望玉山加桂冠》給母校彰化高中。
他的創作理念是希望啟發學生們勤學向上,在良師益友的提攜之下,能夠精益求精,不斷進步。
醫學院畢業、退伍之後,我曾到花蓮門諾醫院接受社區醫學訓練,在門諾醫院也親眼目睹陳景容的作品。
他除了捐贈作品給母校彰化高中,也捐贈大理石鑲嵌壁畫《醫身醫心,視病如親》和《耶穌誕生》兩幅作品予花蓮門諾醫院。
陳景容的作品,帶著寧靜與祥和,深深地觸動觀者的內心深處。
感人的是,陳景容為支持辛苦經營的偏鄉醫院,不僅義務創作,還自行捐助40萬製作費,連材料和工作人員的費用都自己支付。他更希望藉由藝術的創作,能夠傳達醫者視病猶親的大愛精神。
最令人感佩的是,陳景容的作品名揚海外,他卻始終沒有忘記他的故鄉台灣。
他的馬賽克嵌畫《聖家畫》不僅收藏於「梵蒂岡美術館」,陳景容還獲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親自接見。
當時教宗表示要為陳景容祈福,他回說:「請替台灣祈福!」於是教宗順他的意,替台灣祈福,被讚譽為:「心繫台灣的本土畫家!」
「藝術是那樣的深奧,好像一口古井,不知道有多深。」陳景容曾這麼說。
他從年輕畫到老,每天還是持續不懈地作畫,2015年舉辦「80回顧展」,2016年更集結數百張重要速寫素描,用畫筆記錄下每一次沉浸在音樂當下的感動,出版《我在音樂會畫的素描》。
台灣社會過去努力發展經濟,卻從學校教育開始輕忽美感教育,輕忽了,美學也是一種競爭力。
我不禁想起這麼一句話:「欣賞一件藝術品,也許只是瞬間,成就一件藝術品,卻要一萬兩千小時。」
我們感謝這麼多台灣本土畫家默默地耕耘,花費無數的心力,將藝術美感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能夠真切感受到台灣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