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寶可夢就是一種老少咸宜的物種調查!

友善列印版本

以生物人角度看Pokémon Go,驚艷的發現與生物研究工作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的樂趣。

最近寶可夢(Pokémon Go)旋風颳進台灣,很快形成一股「大家一起來抓寶」的全民風氣。我自己小時候就玩過掌上型遊戲機的「神奇寶貝(以前的官方名稱)」,看到這款遊戲,心中一股懷舊的心情被挑動,這下打破自己原本不玩手機遊戲的原則。也在剛開放沒多就後就下載,成為自己智慧型手機裡的第一款遊戲。Pokémon Go跟以前掌上型遊戲機的玩法自然有些不同,而新版遊戲中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玩家得實際去到處走走、去探索、去發現這些「神奇寶貝」,就好像跟動畫裡面來自真新鎮的小智一樣,到處去冒險(旅行20年了,努力這麼久,還是到亞軍止步⋯⋯)。趁著這股旋風,也來分享我自己玩了這款遊戲後而產生的一些想法。

回想起20年前我還不過只是個對世事懵懂的小學生,神奇寶貝在台灣推出時,動畫、電玩跟周邊商品成為當時小朋友、青少年風靡的對象。大家會拿著GameBoy進行通訊交換(某些神奇寶貝進化的條件)或是對戰,還有公仔的收集。當然了,電視每週上演的動畫更是我們不想錯過的!動畫裡面,最我最感興趣的並不是小智跟皮卡丘的友情、或是怎麼打跑火箭隊,而是小智手中的那本神奇寶貝圖鑑,特別是小智打開圖鑑的那一刻,總是讓我無法別開眼睛。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神奇寶貝已經在我這個小學生的腦海中種下了對生物型態研究的種子了呢。

這本圖鑑特別的地方,在於打開來對著碰到的生物,就會有語音介紹。而當時的電玩遊戲是設計為玩家需要捕獲生物,圖鑑才會顯示生物的資料。內容除了神奇寶貝的名稱、屬性,還有分類的類群。像是妙蛙種子─妙蛙草─妙蛙花是種子神奇寶貝,屬性是草跟毒系,小拉達─拉達跟皮卡丘─雷丘都是鼠神奇寶貝,但是屬性分別為普通系跟電系,小火龍是蜥蜴神奇寶貝,但是其進化型的火恐龍跟噴火龍是火焰神奇寶貝,屬性是火系,但有翅膀的噴火龍又多加了飛行系的屬性…等等依照生物的形態或是特性來進行分類。神奇寶貝的分類,有點像我們現實生物分類的概念。此外,也會記載身高、體重、叫聲,以及簡單的描述,後面的版本甚至還有腳印跟型態差異的介紹呢!

隨著年紀增長,喜歡大自然的我,很幸運的能夠踏入學習生物的領域,日後再回想起這款遊戲、神奇寶貝圖鑑等,我才猛然驚覺,這不就是一種掌上型數位生物圖鑑嗎?我們可以將它帶在身上,拿著它掃描想知道的生物,圖鑑就會告訴你這種生物的資訊。以前在玩這款遊戲時,打開神奇寶貝圖鑑看物種蒐集完成度的時候,心裡難免會天馬行空的想著:如果可以開發出來,會是很不錯的生物科學習的工具。

在2015年,我看到這樣的概念的相關新聞,標題為:不認識這植物嗎?沒關係,讓法國的Pl@ntNet APP告訴你!。看到這個新聞時,我的心裡是感到振奮的,或許未來小學、國中的生物課,會是帶著智慧型手機到郊外去探索、搜尋、學習生物的知識,說不定可以運用這款遊戲的概念,讓學生親自去完成生活周遭的生物圖鑑(搞不好還可以練習設計設定生命值、攻擊力、防禦力來進行對戰?),我想這會是非常有意思的生物教育。再近一步的想像,現在的3D掃描技術、列印技術都持續的發展著,或許未來的生物研究,會是將採集到的生物,藉由這樣的「神奇寶貝圖鑑」進行掃描,由圖鑑記錄並且列出各種特徵跟測量的數據,裡面的運算用已知種類做比對,來鑑定是否為新種。

遊戲中,為了完成神奇寶貝圖鑑,待在家裡或是單一座城市當然不會完成,因此得靠自己的雙腳去移動,到各種不同的環境去探尋神奇寶貝的蹤影。這跟現實上做生物研究,其實非常類似呢!生物研究並不只是很多人想像的,一群很嚴肅的人帶著眼鏡、穿著很呆板的白袍在研究室盯著顯微鏡看,而是必須常常在上山下海,在研究對象可能會出沒的地方蒐集標本,或是做數量、密度、出沒時間的等等生態的調查。寶可夢這款遊戲,其實就是在做生物調查啊!玩家們外出去找尋、去試探,並且通力合作,快速的累積各種神奇寶貝出沒的時間、數量跟地點,推論哪裡是哪種神奇寶貝的「巢穴」,甚至出沒頻率也能記錄下來,接下來就是到各「巢穴」去蒐集想要的神奇寶貝。

我深深認為這款遊戲本身確實帶有「大家一起來做生物調查」的教育意義。寶可夢遊戲可以說是平易近人的物種調查,玩家是沒有年齡限制的田野調查員,而且還可以攜家帶眷。遊戲開放後的這幾週,在公園常常看到爸爸媽媽跟小孩出來抓怪、年輕情侶、三五好友肩並肩、老人出來散步、也有老夫老妻一邊遛狗一邊抓寶的等等,大家一起感受發現稀有怪的驚喜,追逐尋找的刺激感,以及討論抓到的怪強不強,互動的歡樂跟溫馨。這款遊戲會吸引這麼多人玩,除了新奇、可愛、容易上手之外,也或多或少激發人類心中探索周遭環境的好奇心。

神奇寶貝不論是遊戲跟動漫,都會有主角城鎮的博士給圖鑑,並且鼓勵去完成圖鑑。仔細想想,這不就是一部科學家僱用10歲小孩去做物種調查的故事(不知道小智有沒有薪水就是了)。至於,遊戲跟動漫裡面設計出現挑戰道館、參加華麗大賽、甚至是挑戰四天王跟聯盟比賽。我的想法是,這些都是依照小孩可能有興趣而設立的,可以算是遊樂設施,讓小朋友除了蒐集圖鑑以外,有不同的樂趣甚至是藉此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這些同時也是讓博士們有可以研究神奇寶貝相關的資料。整個所架構出來的世界觀,說穿了,就是不斷的在探索人類行為與生物相處的議題。

隨著遊戲推出新的版本,圖鑑記錄的神奇寶貝物種數量變多,屬性種類會增加,進化方式除了提昇達到進化等級、通訊交換以外,還有親密度等等,招式種類也變的多樣複雜,神奇寶貝圖鑑在這20年的變化,或許就是意味著隨著對神奇寶貝的研究而越來越深入且詳細,再來看看我們現實世界對週遭環境的研究跟了解的歷史,不就也是如此嗎?我相信寶可夢這款遊戲也會逐步的增加功能與新的神奇寶貝。

小智的旅行或許會結束,動畫或遊戲或許會停播或停產,但是只要人類持續不斷的保持好奇心探索新的世界,我們心中的神奇寶貝就不會結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