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是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可以是建築物、傳統聚落、老街、遺址或其他歷史文化遺跡,就變成當代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古蹟的保存、修復和活化利用,以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成為國人重視的一環。在古蹟的修復過程中,除了著重原地保存、復舊如舊等原則之外,也著重公民參與,因此,文化資產保存法或相關修復計畫,都要求要有「公民參與」,修復計畫及過程也都如實的有「公民參與」、「民眾參與」或「社區參與」等字彙,但如果嚴格去看參與的具體內容,往往留為形式,最多在修復開始和完成時,邀請社區民眾參加活動,一起熱鬧。
「公民參與」真的只有這樣嗎?我長期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總認為古蹟的修復是和民眾生活、地方歷史文化,乃至於價值的創造和未來的發展,有著息息相關的連結。20年前,宜蘭縣二結王公廟由於廟體年代久遠、信徒日眾的考量,而有起建新廟及遷移原廟之議,1997年,二結人的「千人移廟」活動,成為社區總體營造最佳的詮釋,更見證了二結人共同的凝聚力。移廟後的舊廟體保留原有的架構和風格,做為社區居民的公共空間,成立「二結庄生活文化館」,以營造「社區的埕」、「二結人的公廳」為目標,開啟了大二結的社區營造運動。
在新北投車站重組的過程中,經過多次公聽會的爭辯,新北投車站重組工程,雖然在法律層次,走過必要的行政程序,像在2013年及2014年文化局各召開兩次公民會議、第61次文資會議通過車站重組位置報告案,而後因地點未能決定,於2016年1月停工。兩年中持續辦理重組位置公聽會三次、都發局在兩處設置地點進行量體模擬、都發局通過D修正案之都市設計審議、建管處核發建築許可。但是,部分文資團體和在地居民的嚴重歧見,並沒有因為這些行政程序而有所緩解,因此,如何利用重組修復工程的過程,嘗試落實「公民參與」,以形成新的共識,彌補彼此的撕裂,讓新北投車站有機會在大家的認同和祝福中,展開新的歷史生命。因此,我以臺北市公民參與委員會委員的身分,在委員會中要求參與文化局所主導的重整修復工作,特別是「新北投車站重組工程技術問題及工程期間之公民參與機制公聽會」、「經營管理模是公聽會」等,是重新開啟公私部門和文資團體、社區的對話的可能性。
7月30日,新北投車站重組工程問題暨公民參與公聽會,在逸仙國小擧行。採用雙主持人方式,文化局謝佩霓局長主持,我擔任協同主持人。聆聽文化局簡報,在重組工程技術問題,公民較無質疑,而針對公民參與的部分,發言較為踴躍,大家期待擴大公民參與,包括:
1.教育推廣:由於新北投車站在1988年因興建臺北捷運淡水線,車站拆除,遷至彰化的台灣民俗村重建,所以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孩子對於新北投車站是十分陌生的,重新建立下一代對這個車站的生活經驗和記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必須提供給社區國中小學生的現地導覽,與美勞、鄉土課程結合等教育推廣活動。另外,廣邀大學建築及設計師生參與修復工作,讓教學和創意結合。
2.開工及修復的公民參與:公民參與重組開工活動,親手參與修復實做。
3.資訊公開:於文化局網頁公布施工資訊,包含工法技術及施工照片等。
4.修復及公民參與記錄片:修復影像公開,工程紀錄片拍攝,放置文化局網頁,供民眾參考。
5.工程縮時攝影:縮時攝影(含公民參與活動)放置文化局網頁,供民眾參考。
6.全民督工:鼓勵公民參與督工,設置專線,以利民眾回報。
7.辦理工作坊:針對附屬設施,如火車、月台、鐵軌、景觀等,停車場出入口的遮陽屋頂造型的改善,邀請民眾和施工廠商共同參與工作坊,集思廣益,進行後續的規劃,呈現鐵道文化價值,並融合火車站、捷運車站、七星公園和北投公園的呼應關係。
8.營運公聽會:邀請社區公民團體代表,共同討論未來營運管理模式。
依照2016年7月27日新修正公告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4條指出:「古蹟辦理整體性修復及再利用過程中,應分階段舉辦說明會、公聽會,相關資訊應公開,並應通知當地居民參與。」修復重組工程計畫的最前端,包含參與式設計、場址的選擇等,才是「公民參與」的核心,也才可以凝聚大家的共識和認同。這次新北投車站重組的過程,歷經郝龍斌及柯文哲等兩任市長,多次的公民會議、公聽會,也實地設置交通模擬測試,有人支持市政府的決定,也有人批判「黑箱」作業和官員蠻橫,我認為這些陣痛都必須過去。看似對立和衝突,其實是在對話和磨合,這次的公聽會,坦承面對「爭點」,做出專業和真誠的對話,也產出了正向的、更週全的建議,公民對話和參與行動,開創了新北投車站老生命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