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生,新竹中學畢業,1965年臺灣大學醫學院醫科畢業。赴美後先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研究,獲營養學哲學博士,後又繼續小兒科及小兒血液及癌瘤學訓練。1975年起任職聖路易(St. Louis)大學醫學院及Glennon樞機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曾任小兒血液科及繼續教育醫學部主任。2006年8月退休擔任名譽教授。在專業領域之外,特別關懷臺灣的歷史文化,尤其是醫學史、醫學人物故事、教育、人文及客家文化等。曾獲「賴和紀念特別獎」、「客委會客家貢獻獎」、「美國臺灣人生物科學會服務獎」、列名Marquis Who’s Who in America 等殊榮。 除專業著作外,尚有《府城醫學史開講》、《早期留學歐美的臺灣醫界人士》、《從醫界看早期臺灣與歐美的交流》、《看臺灣文學寫臺美人文學》、《臺灣熱帶醫學人物》等文史著作。
常寫日據時代的人物,跟日本人的親屬通信。最近寫一文送稿兩次請家屬過目,主要希望致謝中的人名寫對。當我把最後的出版文送去,接到回信有幾句:「推敲に推敲を重ね、立派な文献を完成して頂き、光栄に存じます(經過你再三的鑑定與考證,寫成那麼完整而傑出的文獻下來,覺得非常榮幸,感激不盡──羅慶士前輩譯)」。看到日本人用「推敲」一詞甚感新奇及驚訝,多方探討寫此拙文來拋磚引玉。
1946年入學小學,戰後第一屆完全接受中華民國教育,從未有過日文教育。上大學後,自アイウエオ開始自修日文。看日文主要從漢字、簡單日語及查字典,只能說靠不少猜測而「大概可瞭解」日文。若要進一步引用,先問先慈、長輩親友及日本同事,先證實其意義正確。跟日本人通信,用簡單英文寫,對年紀大些的前輩,他們英文有問題,會先請人翻譯成日文。
辭典的「推敲」
查手上有的三本簡單的小辭典。一本香港出版,較實用的《日漢漢日兩用辭典》,沒有「推敲」一詞。中國北京外語教育研究出版社的《现代日汉汉日词典》有此詞,詞典的華文解釋,只寫推敲兩字而已。日本講堂社出版的《Japanese-English Dictionary;和英辞典》,英文解釋較詳細,覺得跟華文的「推敲」意思不盡相同。
如下圖,辭典用英文解釋日文,解釋為「polishing, improvement」,並有兩句日文及英文翻譯的樣本。當然要多「推敲」才能潤濕(polishing)及改進文章,不過看其舉例,主要只講文章或手稿的改進,較沒有華文「推敲」的意義。
「推敲」的來源
上網去查,網站上有很多華文及日文的辭典解釋,以及不少的各種討論。有些解釋「推敲」的字源,此詞來源的典故,有一說出自《唐詩紀事》,找到此書的電子書,卷40有一節講詩人賈島,「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得『僧推月下門』之句,欲改『推』作『敲』,引手作推敲之勢,未決,不覺衝大尹韓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遂並轡論詩久之」。
有的說來自《苕溪漁隱叢話》卷19,說來自《緗素雜記》:「余案《劉公嘉話》云:『島初赴舉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於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島不覺衝至第三節,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遂與並轡而歸,留連論詩,與為布衣之交』」。
《劉公嘉話》是唐代韋絢所編撰的《劉賓客嘉話錄》,此書在網站上的電子書版本,找不到這上述那一段。關於上述賈島與韓愈的推敲典故,下面會再討論,有人說是虛構。
日籍同事的講法
問日籍同事野口明彥教授,他約70歲,從小在日本受教育,醫學院一畢業就來美國,經常到日本渡假。我問他日文「推敲」的用法,他說只用於詩文的改進。他說:This is a Chinese word and it means reviewing and editing over and over with careful attention on a manuscript. 再問時他說I started to learn 推敲 when I learned 漢文 and it was strictly related to written sentences.
他說到高中時才上漢文課,還說比較有文學修養的人,才會用這「文縐縐」的「推敲」。一般人的生活口語較不會用,所以實用的日漢詞典沒有。因此想去搜尋日文對「推敲」的討論,上Google 的搜尋欄填入「推敲」,發現最下面有「Searches related to 推敲」,有「推敲漢文」外,還有幾個看來都是日語文的討論群,如「推敲意味」、「推敲訳」、「推敲類語」、「推敲例文」等等。
點閱這些有關網站,大都是日文討論「推敲」,主要說寫詩、文章或文稿的「推敲」,就如上述的《和英辞典》,「推敲」只用於斟酌改進詩文章的字、詞、句,如一網站相當長篇討論「推敲」與「校正」的異同。日文網站,沒討論不是寫作的場合下,斟酌其他問題時,日文是否也用「推敲」一詞。
在網路上看到有音跟「推敲(すいこう)」一樣發音的幾個字,如「推考,遂行」,請教羅應士前輩,他說「推敲: 詩文多加思考來改進,有polish意思;推考:有推測、考量、推量有inference的意思;遂行:有完成任務,有accomplish的意思」。
看來日文的「推考」,好像可用於語文以外的其他情況,斟酌研究及思考各種問題,「推考」是否反而接近中文的「推敲」?雖然我的3本日文小型辭典沒有「推考」一詞,日語文的大辭典有,而且看到中、日文的古籍,都早有使用「推考」一詞。不過我的日籍同事跟我說,日本人幾乎沒人用「推考」。
中文「推敲」的引申
看來「推敲」在中、日文的用法有些差別,向幾個email的討論組請教,非常高興有不少人回應,感謝羅慶士前輩及慕容理深一再提供資料。「推敲」一詞,在華文早早就有一些古籍使用。兩人都舉了例,譬如在16世紀中寫的《西遊記》,17世紀的《桃花扇》及18世紀的《紅樓夢》都有,日文也早早有人用「推敲」。
沒能力去考證,謝謝他們來信舉出的例如下。慕容理深來信說在 《西遊記》第91回中有:「水流一道,野鳧出沒無常;竹種千竿,墨客推敲未定」,還說日本在明治時期教授詩文寫作的書籍就提到「推敲」。羅前輩說《桃花扇》第11齣:「你的北來意費推敲。一封書信無名號,荒唐言語多虛冒」。《紅樓夢》第30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兩句,一時興至恐忘,在地下畫著推敲,也未可知。」這些看來仍跟詩文有關,不過已引申對其他問題的斟酌及反覆思考。
推敲典故是虛構?
順便一提,在Google搜尋時看到〈推敲之典故原來是虛構出來的〉一文。對上述賈島與韓愈的推敲典故,此文說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曹道衡先生的《中古文學史論文集》書中,說這則故事虛構,並無事實依據。請看網站該文,從史籍記載韓愈的生平,韓愈結識賈島的時間,還有賈島的作品,就有不少矛盾的地方,所以說典故虛構。
上述的《唐詩紀事》的編撰者是南宋的記有功,雖然記有功的生卒年不詳,宣和三年(1121年)他考上進士。《苕溪漁隱叢話》是南宋胡元任編著,成於乾道三年(1167年)。韓愈的生卒年是768-824年,所以典故來源的兩書,是上述典故發生後的300多年後才寫,《苕溪漁隱叢話》說典故引自《劉公嘉話》,此書的現版本找不到那典故。
賈島與韓愈的推敲典故,現在只能在故事發生300多年後寫的文中找到。或許12世紀寫那典故時,作者根據當時的記載,那時的文獻現已失傳?由於典故主角的生涯及其他文獻的矛盾,故事的真實性很有問題。無論如何,源自這典故而來的「推敲」一詞,會繼續流傳下去。「推敲」再引申到對其他問題的斟酌考量,日文就跟華文不同。
日文漢字不一定一樣
曾看過一文,語文「一定」會有「方言」現象,因為各地的地理環境及歷史文化不同,連不同地區的黑猩猩(chimpanzee),都有不一樣的「方言」。動物園的黑猩猩,送到另一地方,還要再學該地的「方言」。語文是「活」的,就是常被人說成最「死板板」的的漢字也一樣,會隨時代及地區變化。
不少的日文漢字意義,若沒學過日文不會瞭解其意義,如那信中的「立派な」,或可能瞭解錯誤如「汽車」。大家知道現在台灣的華文,不少源自日文的漢字如「警察」「物理學」等等。無能力深入討論日文漢字問題。
因看到日本人用「推敲」這很特別的用語,而稍去探討,發現一些有趣的故事。因需要常看日文文獻,這次探討更提醒自己要小心,像我這樣主要靠讀漢字的「日文閱讀者」,銘記日文漢字用法及意義不一定跟台灣的華文一樣,應謹防閱讀日文,會錯漢字之意產生錯誤。因探討而瞭解,日文「推敲」跟華文有微妙的不同,特別寫出與大家分享。
最後還是來提出,台灣應該多向日本人學習好禮貌。因為探討台灣跟日本有關的歷史典故或人物,常寫信給日本人親屬及其他有關人士,更常去各種機構如一些大學、醫院、校友會、圖書館、醫學協會等等。不論個人或機構,就是用網站看到email住址寫去,日本最會回信。有次接信的是90多歲日本長輩,他還「命令」孫輩回信。大學校長或各種機構首長,會把信轉給有關單位回信。台灣要進步,這種精神不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