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博士候選人,哲學家闖蕩天涯、哲學講網站與粉絲專頁編輯群成員,沃草烙哲學作者群成員
日前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女士宣稱,「現在社會上價值混淆、是非不分,應從小學習古書,讓大家更能認識做人做事的道理。」事實上,社會上一直不乏這類的言論,比方說目前還沒下台的總統馬英九先生時不時提倡讀經,嘴巴上說的理由就是「讀經具有道德教養的效果」。每逢大型考試「國文科」有所變動,以及每年五月四日就會跳出來開記者會的「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更指控不讀古書導致年輕人「無禮、無義、無廉、無恥」、「沒有認同、沒有自信、沒有耐性、沒有願景、沒有志向、沒有主張」。
但如果我們稍微看一下「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接下來的言論,就會產生疑惑。在指控台灣社會上的年輕人「四無、六沒有」之後,該聯盟成員「擔憂台灣將變成下一個菲律賓」。這種說詞除了展現了極度的無知之外,更是毫無掩飾的歧視言論。這不禁讓我們懷疑為什麼飽讀詩書,並且提倡藉由飽讀詩書來提倡道德的聯盟,會講出如此言論。(我也建議讀者Google一下「搶救國文」與「歧視」,看看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更進一步來說,這是去年的言論,即使社會各界撻伐不斷,至今仍沒看到該聯盟道歉、切割。這讓我們不禁懷疑這些自以為居於道德制高點的社會賢達,是否真的對道德有一絲的敏感度。(也讓我們懷疑,他們所提倡的道德跟我們所強調的是不是同一種東西。)我們除了懷疑這些人是否真的有能力對於「提升品格」給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之外,更需要擔心如果按照他們的主張去做,會不會教出更多跟他們一樣的人。
當然,如果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便會對古書與道德之間的關係有更多的質疑。中國歷史上,有多少達官顯貴不是飽讀詩書、滿口仁義道德?王莽不是?秦檜不是?中國國民黨時常宣稱他們推翻了「腐敗」的滿清,但是滿清的官員有多少不是古書倒背如流,藉由以古書為主的「科舉」一舉成名?歷史教科書不是不斷地強調就是因為科舉限制了讀書人的頭腦,導致整個清帝國一蹶不振?
回到我國台灣,目前掌權的、主導社會的,不多不少正是多讀古書的社會產物,甚至是蔣氏政權所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結晶。如今,許多人指控社會「價值混淆、是非不分」,不正好是這些人成為社會中流砥柱的後果?而確實,漠視民意、毀憲亂政、背信忘義、貪贓枉法的正好也是這些人。就算這沒有證明讀經運動徹底失敗,也必定讓明理的人懷疑「從小學習古書」是真的能夠「讓大家更能認識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是只會讓下一代重複上一代的錯誤。
知名作家朱宥勳上個月才寫道「在台灣推動讀經教育的人士,本來就是把這些中國古典文化當作香灰在吃的。偏方這種東西,『騙自己有努力』的效果本就大於實質效果。」我們是可以繼續提倡讀經,但「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作同一件事,而期待會有不同的結果」的人是什麼?或許愛因斯坦講的有誇飾,但我們真的應該停止把讀經這個偏方繼續當成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