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民電影「天然台」

友善列印版本

戰後興盛一時的黑白台語片於1970年代沒落後,台灣電影史經歷了一段失語的過程,電影人物不管家庭背景為何或住在都市鄉村統統講中華民國語(簡稱「國語」或「華語」或「中語」),從1969年的《再見台北》(文夏主演)到1970年的《家在台北》(白景瑞導演),就標示著全面排除台語進入一個中語世界的時代交界,連結到1980年代開始台灣電影陷入低迷,顯現出長期失語綜合症候群。

這也解釋了為何記錄片會成為台灣電影復甦的先驅力量,因為台灣紀實影像不可能每個人在哪裡都滿嘴中華民國語。於是《無米樂》(2005)的崑濱伯大講台語活靈活現,成為台片再起的典型人物,類似的台語角色引領出台灣國民電影「新台語片」一系,代表作品包括《海角七號》(2008)、《艋舺》(2010)、《雞排英雄》(2011)、《陣頭》(2012)、《總鋪師》(2013)、《大尾鱸鰻》(2013)、《大稻埕》(2014)等賣座台片。

台片經過了失語的年代,如今重新學語,然而在今天以中華民國語為主幹、台灣語為枝葉的「國幹台枝」社會,講台語常帶有文化秀場風,常會在某個想要俏皮、想要鄉土、想要搏感情的時刻講個幾字幾句秀台語,類似的不穩定語言組合,也經常讓電影有意無意陷入特定語境框架中。

例如,和1950、60年代盛行的台語片不同的是,1980年代新浪潮電影和同時期作品以來的台片,習用日常俚俗台語,髒話此起彼落,以求表現某種「本土味」,可以說台語主要是做為一種寫實的「特色」而存在的,配合人物的外型和言行舉止,表現「純樸」啦「憨直」啦「率性」啦等等想當然爾的鄉土特色。這或許反映了部分的在地語言實境,卻也同時複製出中語主流社會的既定刻板形象。

近年來,新台語片學語之作已陸續產出跳脫框架的佳構。例如,葉天倫導演的《大稻埕》和林靖傑導演的《愛琳娜》(2015),除了國罵連珠砲的粗獷風,也講內斂雅致的台語,共同交織出多層次的語言表現,雖說語言不必以雅致為尚,但那是台灣社會可以強化的台語形象。

再如,拍攝《眼淚》(2010)立意重拾「過去屬於台灣人獨有的台語片」的鄭文堂導演,去年推出新作《菜鳥》,《愛琳娜》男主角莊凱勛在此片飾演老油條警察,其台語口條同樣是電影核心質素。

今年,游堅煜導演推出《黑白》,其中黑白兩道角色你來我往頗見風格化對話演出,台語聲線甚優,形成本片一大亮點,正如片中演出警察角色的資深演員吳朋奉自評「透過演員的台詞所散發出的台灣社會的人情世事和江湖味,正是電影所想傳達的風格和訊息」,影評人鄭秉泓也指出「劇中警匪或匪匪相互嗆聲的戲拍得頗有娛樂性,那個氣口有出來。」

頗堪玩味的是,主演《黑白》的兄弟角色,哥哥講台語,弟弟講中語,影評大多認為哥哥這條敘事線比較強,也就是台語圈表現優於中語圈,其語言和戲劇表現強弱的對應狀況或許並非巧合,同時期上映的《五星級魚干女》,這部林孝謙導演、葉天倫監製的作品混合台語、中語、日語、美語,其中資深台語演員陳淑芳(和飾演其少女時期的葉星辰)的台日語雙聲帶角色,亦開展出為全片定錨的在地歷史深度。

新台語片崛起主導台灣電影復興,有點像是所謂「天然獨」世代興起左右政局走向,前教育部長杜正勝表示「天然獨」是一種自然的選擇,不是外人所能強加,因此特別具有力量,新台語片的語言選擇,也是基於歷史風土的自然,具有厚實的在地力量,台灣電影從失語到學語逐步回復文化記憶,如此台灣國民電影新台語片,可以講是一種「天然台」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