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臺中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
三部曲:用紅蘿蔔引導日本農業到有競爭力的領域
在2014年度的農業預算,安倍政府持續2013年度預算的增加趨勢,並且重點增加稻田轉作飼料米的預算,而這個強化飼料米的推廣,可說是安倍政權在進攻農業的戰略思維下,以高補助金的紅蘿蔔式誘因,引導日本農業至有競爭力領域的重點政策。
大概在TPP談判結果出來之前,在美日雙邊談判期間,日本農政單位大概也知道,養豬業會是重災區。結果公布之後果然也是如此。儘管牛肉與豬肉的進口關稅都被大幅下降,但是日本養豬產業並未像和牛一般,發展出高區隔的品牌競爭力與出口潛力。而飼料米政策,正是日本農政單位企圖搶救養豬業(或者說畜產業整體),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法寶。
從結論來說,日本養豬業的競爭力問題在於便宜的飼料,飼料米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日本在1971年開放豬肉進口,此後日本豬肉市場面臨激烈的進口價格競爭,養豬戶由1971年的約40萬戶,大幅減少到目前的約5800戶。而在激烈競爭下,日本養豬戶的規模經濟不斷擴大,目前日本養豬戶的平均每戶養豬頭數為1700頭,是美國養豬戶的1.7倍。換句話說,歷經40年以上的競爭,日本養豬業在規模經濟的項目上,已經有不輸給美國的競爭力,在美日勞動薪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使得日本豬肉價格無法與美國豬肉競爭的關鍵就是飼料。事實上,飼料成本大約佔養豬戶總生產成本的六成,而日本養豬戶的飼料幾乎都仰賴進口玉米,也因此造成日本養豬戶的規模經濟不輸給美國養豬戶,但生產成本卻是美國競爭對手的兩倍。
在稻米食用量與稻米價格逐年下滑的背景下,作為稻米轉作的政策之一,日本政府在2006年開始推廣飼料用稻米。2006年日本專用於生產飼料米的稻田為104公頃,到了2012年擴大3萬4656公頃。
而一般稻田轉作的飼料米,在與進口玉米的競爭上,有兩個重點。首先在營養價值上,飼料米的營養價值與進口玉米差異不大。再者,透過品種改良,日本農政單位已經開發出,高產量低生產成本的飼料米品種,日本農政單位評估,大量推廣下將可以有效降低畜牧業者的生產成本。
以目前所期待的飼料用米專用品種「モミロマン」為例(2008年新開發),此品種可以不必有插秧的移栽過程,需要的農藥量也極低,因此可以用粗放式的低成本栽種,但是其收穫量,卻是一般稻米的兩倍以上。至於飼料用米流入一般食用米市場的擔憂也不必要,因為此品種難以精米,去除米糠的精米過程中米粒容易崩碎,勉強精米之後煮成米飯,也是異常難吃,一入口就知道是飼料米。
日本農政單位正在大力推廣,類似「モミロマン」的高產量飼料米。這些品種,大多有可粗放式栽種、低成本、高收穫、不好吃(指對人食用米飯而言)的特性。日本媒體甚至樂觀的期待,這樣的飼料米因為栽種技術要求低,因此可以幫助都市人口順利移轉到農村,所以飼料米可以有:提高日本國內糧食自給率、減少廢耕農地、創造就業的「一石三鳥」效果。
飼料米有潛力成為日本國產低成本飼料,成為日本畜牧業提高成本競爭力的關鍵。而日本的飼料業者,也已經開發出多種的飼料米複合飼料,可用於肉牛、乳牛、豬隻、蛋雞、肉雞的養殖。
儘管高產量飼料米有許多的可能性,然而日本農村目前所生產的飼料用米,大部分還是舊有的一般食用米。舉例來說,以2012年的飼料米產出為例,平均10公畝為482公斤,還低於一般食用稻米平均10公畝530公斤的產量。而剛剛提及的「モミロマン」,在實驗農場的實證產量是10公畝為823公斤。為何高產量的品種目前並沒有廣為擴散呢?主要是因為高產量飼料用米的耕種技術(也包括種子來源、肥料使用量等問題)對於農民來說都是全新事物,難以短期內就全面接受,目前還在逐步推廣之中。
為了推廣高產量飼料米,安倍政權在2014年的農業預算推出新的政策,給予高產量飼料米的生產農家高補助。原本飼料用米就屬於稻田轉作最高補助農作物之一,但新的政策將飼料用米的補助改成依照產量補助。原則上每10公畝的產量超過530公斤(全國平均產量),就可以獲得跟舊制一樣的8萬日幣補助,如果產量達到680公斤(高產量品種水準)以上,則補助金最高可達10.5萬日幣。另外還有「耕畜連携助成」的名目下,將稻梗提供給畜牧業者當飼料使用農戶,還有每10公畝1.3萬日幣的補助金。新制度提高多產飼料米補助金,以及日本政府持續降低食用稻米生產補助金的結果下,稻農生產飼料米與食用米的經濟收益,已經不相上下,加上食用稻米的日本國內消費量逐年降低,而日本畜牧業對於飼料用米需求旺盛,因此稻農從食用米轉作到飼料米的趨勢,正在逐漸擴大中。
以飼料米做為日本農業、畜牧業面對TPP的重要戰略,從預算可以很明顯看出。以2015年度的農業預算為例,2015年度的農業預算比起前年度略減少0.8%,但是比起安倍政權上台之前的農業預算,依舊增加1363億日幣。其中用於推廣飼料米的稻田轉作預算,在安倍政權底下的三年,增加了476.3億日幣。換句話說,安倍政府數年來所增加的農業預算的三分之一,是用於引導稻農轉作高產量飼料米,由此可看出飼料米策略在安倍農業政策中的重要性。
展望飼料米策略的未來,其最大問題是,飼料米的推廣完全是脫離市場機制,以政府補助金所堆積出來。由於飼料米必須跟廉價的進口玉米競爭,因此售價無法提高(2014的市場行情是飼料米每公斤為19塊日幣,遠低於進口玉米的每公斤30塊日幣),也因此飼料米農家的所得,從出售飼料米所得收入僅佔1/10,剩下的9/10都是靠政府補助金。
然而日本政府投入飼料米策略不過數年,飼料米的栽培、推廣、應用於畜牧業都還在於實驗摸索階段,新品種與新應用方式都不斷在開發之中,以目前的市場價格、生產成本來斷定飼料米的未來,恐怕會扼殺飼料米發展的可能性。試想,50年前如果日本政府只以生產成本以及比較優勢去考慮日本汽車工業的發展,那就不會有今日稱霸全球的日本汽車產業。再者,飼料米的意義,不只是提供日本國內穩定廉價的飼料,在保持農地使用,國土規劃,水土保持、提高糧食的自產率都意義非凡。
2015年在補助金的獎勵下,飼料米的產量成長率超過100%,超過40萬噸,同時因為飼料米的轉作,2015年日本食用稻米的產量減少約41萬噸。因為稻米產量的減少,2015年秋收稻米的販賣價格,明顯的比去年升高。2015年10月TPP達成初步協議,日本農民們的直接感受是,安倍的政策下今年收成稻米價格上升。安倍能夠在時間點上,剛好創造出易於說服農民接受TPP的氣氛,這不知道是天助安倍政權,還是安倍農業政策太高招了。
台灣與日本對於農業發展的基本看法不盡相同。因此日本飼料米的戰略,可否用於台灣,仍然值得考慮。但是安倍政權把TPP視為擴大出口的機會,制訂進攻型農業的戰略,以補助金引導日本農業到有競爭力的領域,這樣積極態度,值得台灣政府學習。安倍政權透過飼料米策略,讓日本稻農與畜牧業在TPP的壓力下,依舊看到夢想,在未來台灣面臨加入TPP的壓力,政府有沒有辦法提供台灣農民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