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往台灣的慢船】謝龍介提醒我們的事:台語很美麗,但它可能會死亡

友善列印版本

10月5日,當國民黨籍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在台南市議會用盡全力「監督市政」、砲轟市長賴清德時,他所作的和其他議員並沒有兩樣。但可能連謝議員自己都想不到的是,他在這場質詢傳達出的訊息,很有可能對台灣作出重大貢獻。

謝議員那些很可能會令人翻白眼的質詢內容姑且不論,他在質詢中全程台語,既有狂亂也有哀怨,高昂與淒柔音調並濟──對用慣台語的南部民眾與民意代表來說可能再正常不過,但畢竟只有謝龍介上了新聞──許多無法使用台語的台灣人卻是看傻了眼,欽佩得五體投地。網民盛讚,龍介議員的台語口條很有黃俊雄布袋戲的水準,甚至還出現了這個:

再怎麼討厭國民黨和謝龍介,恐怕都不能不承認他那道地的台語,替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上了一課;而強調本土、台灣的民進黨中,時至今日大概也有許多人無法比謝龍介將台語運用得更輕鬆道地、活靈活現。由打壓母語無所不用其極的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來提醒我們台語之美,實在沒有什麼比這更黑色幽默的了。

不知是不是巧合,隨後出現了幾則和台語相關的新聞。首先,有網友詢問一些好像很難的台語怎麼唸,例如「長頸鹿」、「水龍頭」、「壁虎」、「孑孓」、「登革熱」等等;這些「台語怎麼唸」的問題並不新鮮,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問,只是搭上了最近這一波討論台語的風潮。另外有學者指出,台語因為發音和語彙不斷流失,才會讓人感覺愈來愈「難」,現況繼續下去,台語壽命很有可能只剩50-100年。

蘋果日報則報導,儘管台灣人自己未曾注意到,但「外籍學生來台選修台語入門課程的人數從三年前的一百多人增至目前的二百多人,成長約一倍。」,美國和歐洲大學開設台語課程的學校也日漸增加,美國哈佛、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賓州大學及英國劍橋大學都有開課。

台語如何能瀕危?

這其中最讓人恐懼的,是學者的警示。前陣子曾在網路上讀到原住民巴宰語失傳爭議(聯合國報告稱台灣原住民巴宰語僅剩一人會說,且已於2010年過世,稍後巴宰族耆老出面反駁),以及不少原住民語瀕危的訊息,但心中從來沒有擔心過台語。一個至少還有上千萬人在使用的語言,怎麼可能淪落到瀕危的地步?是吧?

但如果進一步追問能夠「流利」使用台語的台灣人有多少,這下子就有點笑不出來了。不要說別人,我自己就無法流利使用,每次看著民視台語新聞或布袋戲,都不得不一邊覺得丟臉一邊嘖嘖稱奇,感受台語的博大精深。每次看著弟弟搖頭晃腦的吟起黃俊雄布袋戲教他的七言絕句,都覺得好崇拜。

不知參加過多少記者會、座談會、學術研討會,大都以「真歹勢,因為習慣講『國語』,所以還是使用北京話」開場;不知看過多少孩子,儘管阿公阿嬤台語發問,還是習慣性的北京話回答;也曾親眼見過媒體記者在前總統李登輝受訪結束後,圍成一圈聽取「台語翻譯」的場面。

當然,以上這些狀況,或許在中南部的小城市和鄉鎮裡是不存在的,我所經歷的是北部地區和大都市中的現象。但是當人口愈來愈往北部和都市集中,台語面臨的危機說不定已經在一般人想像之外。

它的危機是愈來愈少人使用,而且被使用得愈來愈局部和選擇性──例如我們只在和父母交談時使用、一般生活上使用、回中南部家鄉時使用,你的孩子不會和老師說台語(也或許老師還是不讓你說台語),你不會在演講時使用台語,更慘的是,鄉下歐吉桑隨便問都知道的台語詞彙和用法,你打死都不會說。結果就是,即使在台灣人(不計入外省人)之間,聽得懂台語卻只會說一點點、聽得懂但不說的人數愈來愈多。

想不到處方

追根究底,原因或許來自於台語即使已經逐漸由戒嚴時期的「方言」獲得「平反」,孩子在學校說台語不再需要受罰,包含台語歌、台灣文學家著作在內的台灣本土文化不再受名目上的打壓,但是時間上已經來不及,北京話和漢文的根已經紮得如此之深,或許這不是提昇台語為國家語言就可以解決的一件事。

我一直為自己拙劣的台語能力感到汗顏,所以總是盡量抓住機會多學,這邊學一下這個詞,那邊問一下「台語XX怎麼說」,每晚頻道衝浪時盡量在民視和公視台語新聞多停留一點時間,盡量在和朋友交談時使用台語,同時忍受某些友人眼中偶爾會出現的、奇怪的眼光,進步幅度依然有限。在這方面台語和英文一樣,沒有學習語文交談和使用的環境,收效總是有限。

台語文的困境還不只於此。我不是專家,但也能瞭解台語文「有語言而無文字」的刻板印象已是如此深入人心,雖然有許多先進在為台文努力,只是普羅大眾因為平常根本用不到、沒有必要使用,或是根本不知道有這個東西,使台文書寫運動還無法獲得廣大的支持和動能。

要解決當代台灣人拙劣的台語能力,好像已經沒有速成的方法了,我開始覺得「台語之死」不再那麼遙不可及,說不定會成真。

既然大家不可能明天一早醒來,因為感到羞愧或基於歷史使命感等種種原因,突然主動的大量使用台語交談,看來只有政府下手或動用國家力量是唯一的方法。但是國家力量不可能規定人民非得使用某種語言不可,推廣某種語言是一回事,動用法令強迫是另一回事,基於國民黨勢必不可能同意,可能還要在立法院打上好幾架。

來者可追,真要延續台語的生命力,看來還是要從教育著手。「台語回家和長輩學就好」、台語會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語就好的官方態度,必須被完全摒棄。

我是認真的,如果謝龍介一席話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它在一個很戲劇化又有點好笑的場景下提醒了我們,台語是一個美麗而有深度、有歷史的語言,但它的未來卻可能很危險。千萬別忘記,在我們要守護台灣的項目清單上,還有這一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