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乖的怪人,喜歡跟貓打架、玩桌遊跟觀察網紅。
關於基隆消失的美麗車站,可以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起,當時的日本將基隆視為北玄關,因此用極高的美學審視各種公共建設,很難想像基隆市區曾經有獨步全台的都市公園、巴洛克式的郵局,並且擁有當時位居全台最美麗車站之冠的「基隆驛」。但這些建設在二戰結束後徹底翻轉,由於國民政戰後財務拮据和對台的暫居心態,不用說美學,對於成本的斤斤計較和粗糙工法,留下大量軍營式呆板建築,基隆驛也因為改建而盡失原味。
有些人認為基隆驛的消失是上一代的錯誤,而我們這一代面對這個錯誤的積極方式是將它重建回來。筆者認為這個做法與轉型正義雷同,而可能效益是重現基隆過往風華並再次凝聚人們對於基隆的認同感。
但是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即使能夠依照設計圖複製出彷彿「基隆驛」一般的外觀,但當時珍貴的工藝技術已經失傳,而其餘不可考據的部分只能憑空猜測,這樣是否流於對於歷史的捏造?
因此希望能藉此機會討論一下,重現基隆驛站是否真能重現基隆風華?
而想重現的究竟是什麼?
筆者心裡有時會感到疑問,喊著重建基隆驛的人們,真的全部在乎車站背後的故事嗎?或著純粹只是因為基隆驛外觀比較吸引人。先前已經提到,基隆驛反映了日治時期對於基隆的重視,但不可否認華麗建築背後的殖民野心和威權統治,事實上「基隆驛很有特色」這個說法也有可議之處,比對當時日本的公共建設會發現基隆驛的風格是按照當時日本的流行和規則,若是保留到今天確實相當具有殖民時代歷史特色,卻缺乏了本土思維;而國民政府遷台後對於公共建設的不積極,同樣也展現在建築上,並於至今遭受公評。所以無論主觀美醜或是對於執政者的肯定與否,建築都記錄著所屬時光的風貌與城市紋理。
站在古蹟保存的立場,就地重建基隆驛的爭議在於簡單化了一個建築背後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藉由拆除或重新命名一個政權的產物,來檢討執政者過去的錯誤,但在拆除原址的過程中其實也正摧毀一部份的歷史。畢竟建築是沉默的,意義是人給予的,少一塊磚就是少了一份真相。
即使如此,並不是所有的原址重建或修復工程都毫無意義,仍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只是必須搭配嚴格條件。東京車站的修復很感人,能夠順利完工是奠基於建築工法的保存,並且使用了相同規格的磚和雕花,降低原建築被干預的程度。而位於德國的城市Dresden雖被稱為歐洲巴洛克之最,但在二戰末期所遭受的地毯式轟炸讓整座城市形同廢墟,當時有人主張重建一座嶄新的城市,而另一派則主張恢復戰前的樣貌,最後在蘇聯的建議下,東德政府決定展開耗時、耗錢的漫長修復之路。
不過對於許多古蹟修復專家來說,原址重建的觀念已經漸漸改變,與其對一個外貌變化甚大的遺址做重建,一些新的方法選擇將建築的歷史特徵呈現出來,例如在殘存的圓柱遺址加上相當高度的塑膠結構,讓人去感受當時建築的壯觀,或在已毀壞的古城旁放置原先風貌的透視圖。這種方式免去了對於歷史空間扭曲之嫌,並且傳達了原建築的價值。因此筆者相信除了就地重建基隆驛之外,仍然有很多方法能夠讓人認識基隆的過往風華,這個方法不會像「把舊的車站拆掉,然後蓋一個更舊的車站回來」這麼簡單,前提是我們願意發揮更多的想像力。
基隆車站的歷史至今總共124年,提供了一個窗口讓我們一窺隨著政權移轉,執政者和在地居民對於公共空間的影響與各種互動。任何一個城市或國家的政策永遠都有衝突和對立存在,也許古蹟維護和轉型正義之間的矛盾永遠都無法解決,但在擁有更充分的權利和自由去對話並影響公共空間規劃的今天,我們也肩負更多責任去認識這片土地的過去,舉例來說,當你搭著公車經過基隆市區隆起的路段時,也許會被車子顛簸的晃動所驚嚇,但你是否知道一百多年前這片柏油下是當時全台規模最大的都市綠化公園,而這嚇到你崎嶇的地形是公園裡的假山假水?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無論拆一塊磚或蓋一塊磚,每一步的政策選擇與建設所帶來的影響都是長遠且不可逆,而唯有每個人都願意用讓後代感到幸福、感到驕傲的方式對待自己所身處的地方時,這個城市才有可能再創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