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明文物館籌備計畫協同發起人、獨立研究者、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共生音樂節發起人;桃力發展協進會總幹事,《史明口述史》企劃協力。
二二八共生音樂節自2013年舉辦迄今,已逐漸由原本短暫週期的紀念活動發展成全面的、長期的、例行性的組織工作,這不僅是跨世代的合作成果,更可以見到新一代的創意與活力。雖然「共生」以音樂節為名,但是早在半年前便開始在各大學舉辦228事件相關電影放映會曁映後座談、歷史地景導覽、考前猜題放送與快閃宣傳活動;活動當天現場更有完整的靜態展覽、真人圖書館,以及全台社運議題、團體的聯合展覽。換言之,共生音樂節不僅紀念過去的歷史,更持續關注台灣社會當前的現實處境,希望可以招喚台灣青年的認同與行動。
「共生」是理解與認同的前提
共生音樂節之所以命名為共生,除了「共」字本身隱藏著二二八的符碼外,還有一個重點,在於沿用南非族語「待人以仁」(ubuntu)的意義,希望可以透過記憶過去的衝突與仇恨,反思其中的正義問題,以促成各族群的理解共生。
我們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態度,在於我們發現對於新世代的青年來說,台灣歷史雖然不再是無法接觸的禁忌,卻缺乏完整的理解與深刻的追尋。因為考試與升學主義的影響,台灣歷史的多元性、複雜性不易被肯認,一個經過辯證、思索與選擇的認同難以形成。所以我們認為唯有將當前台灣社會存在不同族群、歷史記憶與論述「共生」的現象視為既存的事實,才能持續地在對話與思辨當中建構對於台灣島嶼的理解與認同,進而成為後續轉型正義的基礎。
用行動向歷史與前輩們致敬
共生音樂節的一項特色,在於活動本身雖然是由各大學、青年共同籌劃,卻自一開始就得到許多前輩、團體的支持與鼓勵。包括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北社、台灣國家聯盟、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台北市小英之友會、台北建成扶輪社、台北永樂扶輪社等機關團體與個人的協助,讓青年世代得以自由揮灑創意,以行動向台灣歷史與歷史中的前輩們致敬。
從第一屆「青年超克未來」、第二屆「毋通袂記」到第三屆的「青年再起」,共生音樂節逐漸地將焦點放在歷史中那些行動的人、那些參與並試圖改變時代的個體。我們不僅意識到消失在歷史敘事中的「青年」,更希望以行動延續他們的熱情,在半個世紀後再一次接續「Boys, be ambitious!」的意志。
認同,是行動的延伸
共生音樂節的誕生或許源於一次私人聚會的漫談、一通電話的邀約,卻意外在近年持續的思辨與實踐過程中成為青年世代積極參與的紀念活動。試著想想:我們在長大成人以後,有多久沒有做夢,或者實現「小確幸」以外的夢想了呢?一個理想而共同的夢,需要透過行動、實踐,一而再、再而三地確定、追認,才能終生不悔,不是嗎?
本年度的共生音樂節除了首次擴大與台中地區聯合舉辦以外,更希望可以在二月以後持續耕耘、深化,讓二二八事件、轉型正義與人權等相關議題可以在更多的大學、高中校園發酵,持續地與更多青年分享。當我們將認同與行動結合,島嶼的未來也就似乎多了一些些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