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手牽手反攻大陸

友善列印版本

《經濟學人》有關台灣對外關係的文章,很少不跟中國扯上關係,而且很多時候都放在中國的脈絡下面(比如說這篇探討香港雨傘革命跟太陽花運動的文章)討論。相當罕見地,2月8日刊出的一篇新文章〈Bridging the gap〉,以台灣為主體的視角,探討與鄰國日本、中國的商業關係,以及台灣人較為親日的情感緣由。筆者於日本商社的台灣子公司任職,文中所敘述之現象,與現實狀況也相當一致。以下簡單介紹《經濟學人》這篇文章。

文章一開始以知名的日式旅館──加賀屋作為引子,說明加賀屋唯一的一間海外分館,正是在台北,且台北的加賀屋在開幕之初,主打的正是「重新連結起遙遠的回憶」。相對於中國、韓國,對日本占領時期的回憶僅有暴行,台灣人雖然沒有忘記過往歷史,但在回想起日本殖民時期時,往往偏向日本如何讓台灣邁入現代化。

台灣跟日本的商業關係,在戰後也保持地相當緊密。但真正讓台日友好綻放的時期,卻要到了1987年戒嚴,乃至於進入民主國家之林之後了。《經濟學人》認為,原本就對日本抱有懷舊之情的台灣民眾,因為蔣介石跟國民黨的行為,讓那樣的情緒更加劇。打完抗戰沒多久就逃到台灣來的蔣介石,再怎麼闡述日軍的暴行,本地台灣人感受到的,卻是228屠殺中喪命的兩萬多位同胞。這樣的對比,自然不會認為國民黨比前任殖民者好到哪裡(甚至更差)。

而現在的台灣,同時親日,又懂得跟中國作生意的訣竅。處在這種文化三角形中的台灣,在許多日商眼裡,不只成了日本景氣低迷的避風港,更是前進中國的灘頭堡。而數以萬計有中國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的台灣人,對視前進中國一事為畏途的中小型日商,更是一大助力。畢竟近年因為東海情勢緊張,反日情緒暗潮洶湧,如果跟台灣企業一同投資,同時理解中日文化的台灣人,會是很好的潤滑劑。

近幾年日本投資台灣的金額、案件不但增加,投資產業的多樣性也日與俱增,從拉麵店到建築業都有,日本大型企業更早已做好布局。無論是在台灣設立辦公室,處理中國市場議題(如線上遊戲公司CAPCOM),還是合資前進中國(如龜甲萬醬油找統一企業),都是相當成功的例子。

《經濟學人》結論說到,即使一般人認為民進黨會使中台關係惡化,但文化三角已經相當穩定,誰執政都很難大舉改變這樣的模式。且跟國民黨的支持群眾相比,民進黨的支持者對日本更有好感,政府的轉換,可能會讓台灣跟日本更親近。

筆者在日本商社的台灣子公司任職,日本商社在中國也擁有許多據點,而台灣的員工,外派選擇除了日本外,還常被派往中國擔任高階管理者,甚至於被賦與開拓新據點、擔任支店長的重責大任。這在全球兩百多個據點中,是非常罕見的狀況。通常非日籍的員工,要被派到日本總公司工作,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何況是派到第三國。

原因很簡單,台灣人的磁場跟日本人較接近,也比較容易理解日本人的思考邏輯(認不認同是另一回事)、忠誠度也較高。而中國籍員工跟日本人間,還是常常有一層撥不開的紗,台灣同事的被接受度,會比日本同事高。在各種考量的平衡中,台灣人即使不是唯一解,也很容易成為最佳解。

反攻大陸,並不一定要孤軍奮戰,對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