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自然獨之三:慷慨激昂的台獨和跳過偉大儀式的台獨

友善列印版本

長久以來,台灣絕大多數的民眾都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國家了。最近新台灣國策智庫調查出來的數據是62.3%,不認同的只有28.8%。但是假使你認為主張台灣已是獨立國家的都是泛綠、獨派或自認為是台灣人的民眾,而否定的都是泛藍、統派或自認為中國人的民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回頭看看上面的圖表,首先你將發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民眾,高達72.3%同意台灣現況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反而只有61.8%,差了足足10.5%之多。同樣的,泛藍、統派民眾認為現況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也比較多,只是差距沒那麼大而已。當然,認為現況不是主權獨立國家的,則是泛綠、獨派民眾比較多。

不論統獨,多數人都認為台灣現況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民眾雖然各有要統要獨的主觀立場,但是「現況主權獨立的國家」是多數人撇開自己主觀立場後的客觀認知。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那麼,立場獨立的人為什麼認同「現況主權獨立的國家」反而比較少?

一個很簡單的理由,那就是他們對獨立的定義採取高標。雖然多數人認為台灣人已經自己組織了中央政府,實現了自我統治,所以就是主權獨立國家。但是一直有激進的台獨人士認為並非如此,他們堅持只有台灣加入了聯合國或者至少公投制憲正名宣布獨立了,才能算是主權獨立國家,由於這些事,台灣沒有做任何一件,所以算不得是主權獨立國家。

從民調上面看來,現在這些人並不多,但是從歷史上來看,他們卻是最源遠流長的獨派人士。早期的台灣,民眾幾乎沒什麼人支持台獨,是民眾甚至連台獨是什麼都沒有想過的白色恐怖時代,而流亡海外的台獨人士當年就已這樣想,多數人至今也還是吾道一以貫之,到現在都沒有改變。

1970年代前,在他們為台獨奔走時,國際政界的大環境是對台獨有利的,許多同情台灣的人士,主動表示只要台灣有意願,透過公投制憲正名宣布獨立,他們就支持台灣以獨立國家身分留在聯合國,流亡的台獨人士為之神馳。在蔣家拒絕台獨而宣佈退出聯合國之後,雖然國際間支持台獨的聲音從此不再,但是,到了1990年代前後蘇聯解體,中歐、東歐直到東亞,紛紛實踐了他們朝思暮想的公投制憲正名宣布獨立的偉大儀式,幾十個新的國家就這樣赫赫然誕生,他們再大大受到鼓舞,1991年他們看到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更加振奮。

這些人畢生的心願就是獨立建國,卻飽受中華民國政府迫害,大半生流亡在外,而在他們流亡的歲月,他們心愛的故鄉民眾認同他們志業的非常稀少,一生際遇如此,因此和太陽花世代這些新台獨大不相同,太陽花世代是自然而然的台獨,而他們這些老台獨則是慷慨激昂的台獨。太陽花認為台灣國叫中華民國很自然;但老台獨對中華民國仍難以釋懷。

當年流亡海外台獨人士組織的當然不只是台獨聯盟,這些組織和民進黨不同的是,他們原先差不多都是革命組織,而民進黨則只是使命政黨。另一項差別是建黨時,民進黨認為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只是當時無論統治者或多數民眾的認同,都和主權獨立的現況背道而馳,以致國家體制政策都很荒腔走版,必須依據主權獨立的現況予以正常化而已。民進黨這種不重視公投、制憲正名、宣布獨立這些偉大的確認儀式的主張,很令這些老台獨不以為然,等到2000年民進黨領袖陳水扁走新中間路線宣布四不一沒有更令他們傷心。他們一直要等到聽見黑島青學生公然宣佈自己是台獨,才轉憂為喜。

事實上,老台獨固然因為組織革命團體而被鎭壓得慷慨激昂,僅透過民主運動實踐理想的民進黨及其前身的黨外,縱然不搞革命,卻也同樣持續被政府以中華民國之名加以鎮壓,因此一直到廢除刑法100條運動之前,也是屬於慷慨激昂的台獨。只不過一方面在民主化後慷慨激昂的調子難維持高亢,一方面在使命政黨色彩淡化,掮客政黨色彩轉濃後,長期被天龍國論述所困擾,相信台獨是民進黨走向執政的罩門。

民進黨要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之後,才覺得情況可能不是那麽一回事,再到九合一選國民黨兩大親中家族潰敗,才恍然大悟原來兩岸議題是國民黨的罩門,而非民進黨的罩門。在民進黨人士不是對台獨保持緘默,就是嗆聲凍獨的這幾年,由於民眾對台獨支持度持續上升,終於讓民進黨享受到不可思議的大優勢。

於是問題來了,當這種直接跳過偉大儀式就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認同,在九合一展現出強大威力之後,最激進的「慷慨激昂台獨」們內心不知道是什麼感想?

無論如何,青春歲月中對台灣承諾的偉大儀式,他們一定不會因此忘懷。不管台灣追求自己夢想的最後路缐是什麼,不管「年輕的自然獨」的內容,不管「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就是我們的主權獨立國家」,以及民進黨主流獨立不必偉大儀式的主張會不會是台獨最後的結論,這些曾經令他們慷慨激昂的偉大儀式,應該都會永遠被保護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期盼的火焰永遠不會熄滅──無論如何,青春的許諾畢竟總是歷久彌堅。

那麼太陽花們,在自己成功後是否將會品嚐藏在老台獨內心永不褪色的芬芳?那將是有趣,或許還是莊嚴動人的歷史課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