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布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看著別人的屁股,不斷追趕,最後連在追趕什麼都看不清楚,是世界次等公民的家常便飯。
「根據一個最新的國際指標,台灣學生的能力落後於人了,再不急起直追,就等著被淘汰。」
這種說法,是台灣教育議題寫作的起手式,接著,就會由教育家/評論家們放言高論,教育官僚則以官樣文章應付一下,一搭一唱地高談如何提高學習質素;僱主,尤其是那些自認具遠見的企業家們,有多了一個話柄來指斥廢青,鞭策他們更努力地自我增值,以維持那低得可恥的薪水。
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又是這樣的一個指標。由2000年開始三年一度,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CED)測試「全球」15歲學童的學習能力水平。從超過60個國家/地區抽樣(每地約5000人)進行測試。測驗包括數學,科學,閱讀三部分,號稱著重學習能力而非內容,所以不同文化語言出身的學童理應可以等量比較。PISA的領軍人物Andreas Schleicher,是一名德國籍統計與教育學者。
最近一次測試在2012年。中華民國數學排名第四,閱讀第八,科學第十三。就排名來說,其實不差。可是,假想敵韓國在閱讀與科學擊敗中華民國,而祖國大陸PRC更是大展天朝威武,由上海市作代表,連續兩屆得到三冠王。因此,「等著被淘汰」的末日預言還是可以照本宣科。更有人迫不及待地引進天朝上國在上海的成功經驗。12年,一位「大腕」上海教育專家來台觀課,問一些不用負責任而又可以嚇唬人的空洞問題,就足以讓台灣教師頂禮膜拜。這就是國際標準加持的威力。
類似的戲碼,在美國亦上演著。
2013年底,美國教育部長Arne Duncan為美國學生在PISA的低排名表示震怒,認為教師與學生朽木不可雕,辜負了Obama 推出Race to the Top 法案的美意:該案主張聯邦核心學力測驗Common Core, 劃一全國評量老師教育與學生學習的成效,並以此標準調節教育資助分配。 PISA接連失利,可見棒子加蘿蔔的手段無效,面對美國的空前大危機,Duncan與Obama認為,美國老師與學生需要大的棒子與更多的蘿蔔!
論述發展的方向似曾相識,上海經驗在美國被吹捧著,教育版本的中國崛起模式,映襯出美國霸權失落的危機。也擴大了自以日本為假想敵以來,對中國華人,以至亞洲人教養的泛化想像。什麼韓裔教育家Michelle Rhee,華裔虎媽,都是這潮流下的產物。看來,風水輪流轉,美帝也得追趕「亞洲式」的教育。
但台美畢竟不同。「拿外人來鞭打自家小孩」的手段,在台灣可能會船過水無痕,但美國人不會輕易買帳。這不是因為什麼崇高的美國精神,而是利益衝突的結果。美國的聯邦與州,學生,教師,教育學者,政府,都還有一定的互相制衡力量,不像台灣那樣和諧。以上而下的方式推行的外來標準,其中不合理的地方,一定不會被輕易放過。
名智庫的教育政策研究者開了第一槍。 他們質疑,上海在2009年與2012年的連續勝利,很大程度由於中國戶口制度減少上海外來勞工子弟人口,變相排除社會經濟弱勢的樣本,挑選優勢學生參賽。受戶口制度的限制,外來勞工的子弟,往往無法順利在上海升學,就算能在上海升學,由於他們的高考名額被綁在出生地,到高考時,還是得回鄉赴考,子弟留鄉因此成為外工家庭的常態。這情況反映在統計上,上海15歲人口比例,是參與PISA國家/地區中最低,而且差距超乎比例。論者認為,上海的勝利,是不自然人口政策的結果,並不能與其他國家公平比較,也違反了PISA推動健全教育制度的主張。偏偏,在2009年的報告中,PISA官方把上海教育的公平性列為典範。(上引台灣的報導也宣揚上海教改的公平。)
PISA 代表Andreas Schleicher的回應讓人噴飯,卻又十分有效。噴飯之處在於,他罔顧事實,連「戶口制度已經是中國的過去,現在已經不相關了」這種瞎話都說得出來,身為OCED教育的領軍人物,統計專業的學者,對於研究對象脈絡的無知,讓人咋舌。在知識上乏善可陳,話術上卻厲害無比。Andreas 批評美國人持沙文主義與酸葡萄心態,無法接受中國崛起的事實,競爭失敗,就以「中國愛作弊」的歧視標籤,污衊中國(當然,更罪無可恕的是污衊PISA)。 罵人「輸不起」,從來是掩飾規則與制度漏洞的不二法門。
這場隔著大西洋的筆戰,一直持續至2014年低,仍未結束。踏入2015,PISA又再次進行測試,戰況如何,讓人拭目以待。但無論如何,美國人手上多了一些反制PISA的論述武器,Obama政府的恫嚇也將會更加無力,Common Core 的集權政策受到更大挑戰。
回望台灣,我們似乎將繼續迎送一套又一套的國際標準,繼續怕被說輸不起,繼續活在被鄰國人取代的陰影下。當然,就算拿到論述的武器,也不見得可以改變台灣在國際上的尷尬處境,以及政治教育利出一孔的結構。我們可以做的,似乎只有在高談改良教育,貶低在地青年之前,多想一秒鐘,少造點口業,讓被迫跟著跑的人們,能稍微喘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