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故宮:「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是台灣近代重量級畫家陳澄波(1895~1947)120歲誕辰,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舉辦了東亞五個城市的巡迴大展,最後一站回到台北故宮,也是故宮九十周年院慶的壓軸大展。

「陳澄波」的名字,近來常被提到,他的畫作於死後在蘇富比拍賣會創下華人油畫最高價紀錄。由於陳澄波是嘉義市人,「九合一選舉」新任嘉義市長涂醒哲就曾提出「陳澄波大道」的構想,期許嘉義市能找回文化與歷史傳統中的自尊與自信,就像陳澄波筆下鮮彩亮麗的嘉義市,充滿生命的活力與張力。歲末年終,陳澄波特展在故宮壓軸展出,陳澄波的生平引發關注。

關於陳澄波的生平,故宮這麼寫:

1947  228事件發生,
      三月二十五日,在嘉義車站前遭公開槍決,得年五十三歲。」

絕大多數讀國立編譯館教科書長大的學生,只知道「黃河」、「長江」經過我國那些省會,歷史教科書刻意隱去二二八事件,台灣人不知台灣史!汗顏,莫此為甚!

只好「豎起耳朵,聽清楚」故宮院長馮明珠在開展記者會對陳澄波生平的介紹:

「他出生在甲午戰爭的那一年
  成長在日治時代
  負笈東瀛,回來以後他到了上海
  光復之後。他又為了族群的融合犧牲在二二八事變
  所以我覺得他的一生可歌可泣。」

看了故宮的生平介紹,也聽了故宮院長馮明珠的引言,讓人更疑惑:

「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從陳澄波的出生談起。1895年,陳澄波先生出生於嘉義市。家境清寒的他,13歲才進入公學校讀書。在日治時期的台灣,畫家的社會地位很高,畫作入選日本帝展會是報紙上的頭條新聞。繪畫,也成為台灣人揚眉吐氣的最佳方式之一,而陳澄波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畫家。

陳澄波後來進入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就讀(即現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求學期間,受日本畫家指導與影響。然而畢業後為了生活還是返回嘉義任教。1924年,陳澄波已近30歲,為了繪畫的夢想遠赴日本習畫。三年之後,陳澄波的畫作《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展,成為台灣有史以來以油畫入選的第一人,之後又多次入選。學成之後,陳澄波到上海工作。1932年,「一二八事變」戰亂,他又回到台灣。

回到台灣之後,陳澄波和多位畫家創立美術協會,致力於將台灣各地名勝畫入畫布中。陳澄波的畫作,除了故鄉嘉義街景、圓環、公園、廟宇之外,還有很多台灣本土風景,如八卦山、阿里山、淡水和龍山寺等。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各地為熱烈歡迎國民政府,紛紛成立籌備會。因緣際會,陳澄波因為個性熱心,去過上海教書,會說漢語,被推舉為嘉義地區籌備會的副主任委員。

台灣「光復」,國軍來了,民眾揮舞著國旗,列隊在嘉義火車站前的大馬路上熱烈歡迎。陳澄波對國民政府也充滿期待。1946年,他當選嘉義市第一屆參議會議員,陳澄波也正式加入「國民黨」。

然而,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消息迅速蔓延全台,風暴很快席捲嘉義。時任嘉義市長的孫志俊要求駐守嘉義的軍方率軍隊進入嘉義鎮壓,造成市民死傷慘重,而陳澄波代表民眾擔任「和平談判代表」前往嘉義水上機場和軍方談判。豈料這根本不是「和談」,陳澄波一行和平談判代表一到機場門口,就被趕下車,雙手被鐵絲纏繞反綁在背後,被衣服蒙住臉,遭到拘禁刑求。

兩個星期之後,3月24日,陳澄波被轉而拘禁在嘉義市警察局,那一天他寫下遺書表明為了12萬市民犧牲,無怨也無悔,遺書裡也寫到他對藝術的鍾愛,致死也不渝。隔日,3月25日,正是中華民國的「美術節」,陳澄波在這一天以「叛亂暴動」罪名,遊街示眾。他跪在車上,雙手反綁,背上插著死囚牌,押著遊街。沒有經過任何審判,陳澄波在嘉義市火車站前遭到「公開槍決」。

陳澄波上午被槍決之後,一直到了下午五、六點左右,當局才允許家屬收屍。家屬要將屍體抬回家裡,在那噤聲的年代,連和鄰近醫院商借擔架都遭拒絕,沒有一間醫院敢借。焦急的家屬只好返回家中,拆下家裡的門板充當擔架,將陳澄波的屍體抬回家中。

而陳澄波的妻子是台灣堅毅女性的代表,心痛心死、哀戚愈恆的她當下鼓起勇氣,請來攝影師拍下陳澄波的最後遺照。陳澄波的妻子將這張遺體照片藏在神主牌的後面幾十年,並且妥善保留陳澄波的舊衣,其中一件內衣上面有兩個洞,是陳澄波死時穿的。當然還有陳澄波的多數畫作,妻子都悉心保存。

幾十年過去,走過暗不見日的血腥歲月,證據也重見天日。陳澄波沉冤的積雪如同他的最後畫作《玉山積雪》一般,終召得雪。陳澄波的畫作重見天日之後,在國際拍賣會上,屢創新高,《淡水夕照》以兩億多元賣出,創下華人畫家新紀錄!

回到「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沒有經過審判,不明不白地死於國民黨政府殘暴軍隊的血腥暴行,遊街示眾、公開槍決。

在台灣民主實踐「轉型正義」的關鍵時刻,故宮不該掩飾、隱瞞,應該讓人民,特別是年輕朋友了解過往的歷史,也才能感受到陳澄波畫作綻放出的感人生命張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