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面對全球化 台灣的下一步

友善列印版本

台灣過去將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心主要集中在電子業,但電子相關產業發展的集中並非問題,問題在於廠商幾乎集中在中間或上游電子產業,在缺少品牌出海口,加以關鍵零組件掌控在外國大廠手中的情況下,電子廠商為了搶食外國品牌廠商訂單,都在「自己的廠商自己打」的情況下,形成低價與低利潤的「毛三到四」廠商。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廠商無法從外國大廠身上得到好處,只好回頭想辦法說服政府簽自由貿易協定降關稅、增加外勞雇用人數或壓低工資來增加成本面的競爭力,進而造成台灣陷入經濟成長遲緩、貧富差距擴大與實質薪資倒退的惡性循環。

由於我們政府的負債也已達舉債上限,且全球化使得我們要藉由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更是機會渺茫,因此,台灣政府要透過傳統的政策工具來刺激經濟無疑是拿肉包子打狗──無效。要打破經濟的惡性循環,我們一定要對症下藥。我們要先釐清造成經濟遲緩問題的癥結點在哪?一般而言,一國經濟成長係由出口與內需的雙引擎帶動。

出口政策的大方向: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在贏者圈的有兩個類型,其一為有能力大吃小的人,此為擁有領先技術的大廠商,如蘋果、高通、三星、巨大、聯發科或台積電等公司,其二為有能力「幫助」大吃小的人,這類人屬於在勞動與環境條件上「肯犧牲」、「肯奉獻」的中國與越南廠商,憑藉低成本仍可從中獲取一些利潤。

就有技術能力大吃小而言,台灣的廠商大概就是巨大、台積電或聯發科等。就幫助大吃小而言,台灣在這方面的優勢已經不在了,當然我們也不希望廠商仍停留在肯犧牲肯奉獻的階段上。綜合而言,全球化是給有技術優勢或有成本優勢的人,台灣在供給面與需求面的技術均無明顯優勢。

內需政策的方向:在地經濟

台灣在出口的競爭上,確實面臨先進國家與新興國家的前後包夾,使得我們近年來的出口金額也大幅萎縮,進而造成台灣經濟成長的發展遲緩。但我們不要忘了另一具可以帶動經濟成長的引擎:內需。

內需現況:低薪導致惡性循環

要發展內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讓消費者的口袋有錢。但是,在產業發展集中的情況下,工作機會也多集中在此,許多科技大廠為了獲得訂單而不斷壓低受薪階級的薪資,另一個占有我國GDP將近七成的服務業,也是普遍存在以派遣員工與臨時工等非典型就業人口 (atypical employees) 為主力的情況,使台灣服務業低薪的現象相當嚴重,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已是勞動市場的常態。台灣的勞動市場已經發生嚴重失靈,在勞工普遍低薪以及房地產持續飆漲的情況下,消費者一方面沒錢消費另一方面想要存錢買房,造成產品市場上的需求持續萎縮,這也進一步造成廠商的投資需求不足。

內需的希望:提高薪資帶動經濟的正向循環

要解決經濟成長停滯的惡性循環,我們必須打破勞動市場普遍存在的低薪現象。首先,在勞動市場失靈的情況下,要廠商調高薪資當然不可能,因此,政府必須藉由調高基本工資、增加工會力量與管制企業非典型就業人口雇用人數等方式來增加受薪階級的薪資,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意願,提高其在商品市場上的支出,這將使得廠商在商品市場上的收入增加,進而增加廠商的投資意願。此舉必然會再帶動勞動市場的需求,增加受雇者的人數。

當然,廠商如何找到投資具有在地特色、不怕全球化的內需型產業也很重要,若消費動能與在地經濟可以相互牽引,普遍性的薪資提高也就可以改善所得分配惡化的情況,中國問題也不再是個問題了。

台灣面對外在種種不利的情況下,我們應看清的是出口這具引擎已無法回到過去,更無法帶台灣飛向未來,除非有新的創新產品再次驅動出口,否則,當務之急,我們不要忘了還有內需這部引擎,它的燃料就是薪資,藉由提高薪資活絡內需市場,讓台灣的經濟可以減少對全球化的依賴,讓年輕人有更美好的將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