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經濟部長們

友善列印版本

前天在PTT的公共議題板,有一位網友問,為何經濟部長都不是念經濟的。這個問題很有趣,但就部會首長是政務官的角度來看,原本的專業跟部會一致,當然是最有利,但也不是說百分之百一致才能當官,畢竟體系內就有許多相當優秀的事務性文官、技術官僚等做幕僚,身為政務首長,倚靠這些幕僚的專業,跟國會溝通、推行政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台灣的經濟部長都是哪些學科出身的?就1990年後,近25年來的台灣經濟部長們,筆者做了簡單的整理,這14位經濟部長中,其實求學時真的念經濟的是少數,如果把農經也算進去,也只有江丙坤、王志剛、黃營杉、陳瑞隆等四人。

正如筆者所述,政務官是不是念經濟,其實某種程度上不是最必要的條件。像陳履安之類的通才,做過國科會主委、教育部次長、國防部長、經濟部長我們先不論;由歷任政府選任經濟部長的條件來看,如果都在文官體系歷練,能做到國貿局長(台灣是貿易導向的經濟體,這點很容易明白)或是工業局長(馬政府自08年後的四任經濟部長,除了張家祝外全都擔任過工業局長),大概都會是經濟部長的有力人選。不然就是政府有時候會向業界求才,或是直接從國營事業董事長中拔擢。

由這樣的條件來看,可以推論台灣的經濟部是產業成長導向;那些真正念經濟學的,多去了經建會、央行等單位。雖然稱為經濟部,但如果改名成類似日本的經濟產業省,或是美國的商務部,筆者認為反而比較符合目前的導向。

 

許多人對經濟學有誤解,或是因為裙帶資本主義的關係,而整體否認了經濟學的市場機制。其實總體經濟學中,除了成長以外,分配也是重要的議題。台灣早年被稱為經濟奇蹟的時代,很多人只注意到快速的經濟成長,反而忽略了當時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相較於其他類似成長速度的經濟體,分配是較平均的。否則就經濟學來講,當年投入了那麼多的資本跟勞力,本來就要有那麼大的產出,能夠將產出相對平均地分配,才是奇蹟。

就這點來看,業界或親業界、工業局長出身的經濟部長,有時候可能只注重成長,而忘記其實還有分配的這環。

下次找個經濟學界出身的人當經濟部長試試看如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