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現任職於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早年在1960年代台灣剛開始工業化的時候,當時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長,幾乎都能在台灣社會裡找到好工作。在那個時代,台灣的政治力量十分強大,戒嚴體制提供政治力量強大的保護傘。台灣的公司主要為黨國所經營的公有企業,如中油,中船等等。私人企業發展的空間並不大。
但接著,在各種國際情勢的影響下,台灣專制的政權逐步的解體,而社會運動也逐漸興起。台灣政治的開放降低了國民黨對於黨國經營企業的控制權,而私人企業在政府有意的扶植之下,也逐漸成為市場上的大宗。由於市場不穩定,只要稍有資本並引入國外技術,就可以在市場上成為不錯的公司。在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為了鞏固權力,選擇和商業及黑道結盟,開啟了台灣的黑金政治(註1)。台灣的私人財團開始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角色。
在政治開放的狀況下,媒體也漸漸的開放,脫離由黨國所控制的年代。當時的報社已經為三強鼎立的狀況(自由,聯合,中時),但電視台的經營需要不少資本,因此有些電視台由政治人物集資成立,如民視(註2);但大部分的電視台為財團所成立。而由於政治開放的緣故,各個媒體不必只說政府好話,也因此這些媒體開始出現各自的商業及政治取向。如自由時報社長向來支持李登輝,因此在李登輝離開國民黨後,其政治取向逐漸朝綠營靠攏(註3)。
現在台灣雖然有很多的有線電視業者,但事實上,這些業者或多或少都受到來自財團的力量影響。財團老闆對於媒體內的人事具有任命權,因此這些媒體員工會自動的選擇新聞取向(自我審查)以滿足上面的老闆。而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被旺旺收購以後,蔡衍明和中時集團在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中的表現(註4、5)。
在這個事件中,記者的文章被長官改寫以投老闆所好,而拒絕批判老闆敵人的人則只能離職(註6)。台灣市場太小,媒體無法單純經由閱聽人的購買獲利(註7),大部分的媒體開始使用業配新聞(註8),或是報導符合老闆政治取向的新聞,使用名嘴節目煽動對立(註9),以賺取金錢。例如:TVBS的2100全民開講和三立的大話新聞對同樣的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解讀,遇到和媒體本身政治取向衝突的,說法還會轉彎。
台灣人民就在這種狀況下被洗腦。既然有線電視是財團的,老闆會希望媒體怎麼評論自己?當然是講有錢人生活多辛苦,講有錢人過去多努力才有今天。可是媒體卻沒有告訴閱聽人,王永慶是因為違法盜伐珍貴林木才撈到第一桶金(註10),而成立的台塑集團卻黑心到獲頒黑星球獎(註11)。當年還好陳定南力擋王永慶,否則宜蘭縣民就會跟現在的麥寮的居民一樣暴露在致癌風險中(註12)。
那些名人傳記真的會說出實情嗎?媒體讓老百姓認為:那些人之所以可以當老闆,是因為他很努力,他很勤奮,他很節儉,所以才成功(註13),卻對這些有錢人曾經利用的制度、法規漏洞或是階級利含糊其詞,甚至不提。
藉著天下,遠見,Cheers這類雜誌的推波助瀾,讓一般人覺得:只要藉由努力,就有成功的機會。這類雜誌投中產階級保守的價值觀所好,天天寫著似是而非的成功學,但是卻沒有告訴讀者這些有錢人利用不公正的制度到底獲取了多少利益。
就像戴勝益這篇「戴勝益忌諱靠爸 不准兒女接班」的新聞,文章裡寫著戴勝益忌諱靠爸,卻又提到他送子女出國(註14)。送子女出國不就是靠爸嗎?
另外這篇「釣到魚,要分享才會開心」的文章說,十七年前,戴勝益離開家族企業,憑著好人緣借來的一億六千萬元,他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個事業「BB樂園」(註15)。關鍵字在於「家族企業」和「好人緣」。究竟是多好的人緣可以在17年前借到一億六千萬?到底有幾個台灣人可以創業11次還餓不死?這些好人緣,有多少不是以前在家族企業裏面認識的?這些資源,又有多少是一個普通人可以找的出來的?
有錢人往往都有關鍵一戰取得第一桶金,政治人物也都有關鍵一戰取得關鍵職位。就像李登輝逼退郝柏村(註16),蔣介石的奪權(註17),也都是這些人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可是這些事情往往參雜很多是非,因此幾乎不會在傳記裏面提到。所以黃春明說不要看偉人傳記(註18)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些媒體只會說好話,而不會告訴閱聽人真相。而真相,往往是殘酷的。
● 註1:台灣黑金政治
● 註2: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 註3:自由時報
● 註4: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
● 註5:我曾侍候過米果國王(不太算是懶人包)
● 註6:人生總有非賣品 我拒絕旺中老闆保衛戰
● 註7:普通人的自由主義-專業媒體的迢迢長路
● 註8:(我做了一個夢)關於「媒體危機解密」
● 註10:王永慶
● 註11:「恥」不見了! 跨國社群緊盯台塑污染行徑 頒「黑星球獎」
● 註12:學者研究:5鄉鎮罹癌率 六輕「顯著相關」
● 註13:《經營之神》王永慶
● 註14:戴勝益忌諱靠爸,不准兒女接班
● 註15:釣到魚,要分享才會開心
● 註16:二月政爭
● 註17:【昨天的陰謀政變】蔣介石的奪權之路!
● 註18:「藝文新訊」黃春明:別讓孩子看偉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