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灣化」的進化──台灣文學館任命案爭議與馬政府的文化修辭

友善列印版本
今年初台灣文學館館長的人事案才鬧得沸沸揚揚,各方對於缺乏台灣文學專業背景的翁誌聰館長就任資格提出質疑,並且在後續發生取消碩博士論文獎助與全國研究生研討會時發動連署、在立法院內舉行記者會。此事尚且記憶猶新,文化部竟然又在近日任命僅有圖書館系背景、原文化部影視司流行音樂科科長蕭淑貞接任副館長。堂堂國立台灣文學館的正、副館長居然皆以不具備專業背景的人士接任,台灣文學竟被蔑視至此,著實令人憤慨。
 
圖說:台文館館長交接。圖片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台灣文學館任命案的荒謬
 
本次台灣文學館館長、副館長任命案的荒謬處在於:(一)、蔑視專業:館長與副館長兩人皆以行政專長作為任命依據,皆無台灣文學背景;(二)、分工不明,館長與副館長的背景高度重疊,難見互補之績效。(三)、缺乏專業,翁誌聰辯稱:「台文館文學專業的人夠多了,文學館是以博物館為核心。」問題是,翁誌聰、蕭淑貞兩人也都沒有博物館學的知識背景,憑什麼管理台灣文學館呢?
 
另一方面,蕭淑貞表示:副館長僅是輔佐館長的行政職務,不一定要文學界出身。但是,正因為台灣文學在現行的行政體制位階不高、資源有限,面對如何進一步將台灣文學推廣與深化的課題時,往往需要專業知識背書,更需要具備與上級長官爭取的勇氣!今日由兩位僅有行政背景的官僚擔任機關首長,未來在缺乏學術背景與民間力量支持下是否將會變成只會也只能執行文化部的政令,失去她為台灣文學界爭取資源與發展的動能呢?
 
馬政府/龍應台的「去台灣化」修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台灣文學館館長、副館長的任命案爭議,不過只是馬政府/龍應台蔑視台灣文學、台灣文化的其中一例個案而已。近年來因為台灣主體意識的升高,馬政府/龍應台不再如過去一般採取抑制、禁止的方式;相反地,他們開始透過挪用、轉化本土派既有的象徵、圖騰與話語,以達成其再次「去台灣化」的目的。
 
綜觀馬政府/龍應台的文化修辭,大抵上具備以下的幾種特徵:首先,「台灣」與「本土」是其欲除之而後快的詞彙。比如說,就是因為沒辦法拆掉台灣文學館的招牌,所以龍應台任命非專業的官僚擔任館長、副館長,以弱化台灣文學在行政體制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龍應台自就任以來就提倡以「泥土」替代「本土」,亦是刻意忽視本土一詞的衍生過程,以及其背後所具備的歷史與政治意涵。
 
另外,「漢」、「中」與「華」這幾個詞彙在馬政府/龍應台的文化修辭當中亦被大量的混搭、誤用,迄今已在台灣社會形成嚴重的認知災難。比如說,他們一再將「漢字」、「漢文」用來當作「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一部份」的例證,卻無視古典漢文與近代白話文其實分屬不同的文體──清帝國與中華民國不是同一個國家──台灣與中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其言文一致的不同過程。
 
簡單來說,馬政府/龍應台的文化修辭無非就是「以漢來取代台、以中來混淆漢、以華來掩蓋中。」表面上,「華文」、「華語」、「華人」似乎較不具備國家疆界的政治意涵;實際上卻是一種仿血緣論的、更傳統、復古、不精確的文化界定方式──當「華□」在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歐美被大量的使用之際,我們各自的歷史與文化將很有可能在去本土與去主體的政策與文化修辭中被抹平,消失在期待天朝大國崛起的欲望與想像當中。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