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起門來相互取暖──張志軍訪台現場觀察之一

友善列印版本
標題這兩句話,是作者對張志軍這趟台灣行的總體評價。雖然中國國台辦不斷地用「三中一青」這樣的口號,希塑造張志軍此行「有所突破」、「不同以往」的輿論形象,但綜觀張志軍的行程安排和面對公眾的態度卻可以發現,中國官員「進化」的速度和程度,遠遠沒有他們被宣傳那麼超前。
 
或許在社區活動中心,張志軍能夠讓他身旁聚攏一批婆婆媽媽,眉開眼笑地對著鏡頭比「YA!」;又或者在托老中心,張志軍可以跟著朱立倫一道為老人家打飯,入境隨俗地遵守著「以勞動換得一餐」的規矩;當然他也能一把抱起托育中心的幼兒,送給他一只絨毛熊貓,然後透露出一點「我還沒有孫子可抱」的小小遺憾,讓自己顯得更可親近一點。
 
但絕大多數一路追蹤張志軍訪台行程的記者都會發現,上頭這些情境全部都在安排好的「無菌室」裡發生。在一個替他打前站的人員反覆確認,絕對友善的環境裡,張志軍才得以發揮外交官的表演長才,做出種種開明、友善的姿態。
 
這樣的「無菌室」效應,到了第三、四天,抗議的強度和手段突然升高時,就變得格外刺眼和突出。最能夠具體而微展現的,是張志軍實踐「三中一青」中「青」的場域:義守大學。這處建築華麗如宮殿的山中城堡,即使已經遺世獨立在高雄觀音山區,校方和維安人員仍然不放鬆,校門口豎立著謝絕訪客的牌子,有媒體報導即使是自己學生都不得其門而入。
 
義聯集團出動大批保全,人車進入都要檢查。(圖片來源:蘋果日報陳宏瑞攝)
 
林義守親自接待的校園簡報行程,話題很快從學校的概況轉向了在場人士更關注的《服貿協議》,張志軍「大陸不會吃掉台灣」的隨口承諾,成了義守大學行程中唯一的重點。他們熱烈討論服貿的結果,是「青年座談」的時間只剩二十分鐘。媒體在最後五分鐘獲准進入拍攝時,只看到張志軍對二十位學生代表的「訓勉」,以及一位學生會長自我惕勵地要為習近平主席揭示的「中國夢」盡一己之力。
 
由於張志軍此行其實是服貿協議二月訪問南京、上海的相對回訪,因此必須放在一起對照才能做出總體評價。就以「青年」這個環節來比,王郁琦在南京大學,是全程公開、扎扎實實的兩個小時演講加回答問題,台下上百名學生和教師聽眾的來源各色各樣,他們可能提出的問題完全無法預期,王郁琦現場就要接招。
 
相對的,張志軍和學生二十分鐘的互動,只對外開放最後四分之一,也就是區區五分鐘張志軍的獨角戲。而且入內接洽進行原訂開放行程的陸委會官員,還遭到陸方官員惡言相向。如果這樣的過程,也夠得上「接觸青年」,那麼評論者的標準實在太低。
 
真正的進步與開明,是勇敢地面對立場與你尖銳對立的論者。但從張志軍的行程中能看到的,是他的自信和自在只存於這些安排好的場域裡,一旦出了無菌室,就變得孱弱不堪。張志軍面對最嚴酷的環境,是第一天與王郁琦的開場對談,以及與陳菊會談的會後記者會。在這兩個場合,張志軍談話的語氣完全隱藏不住緊張和不安;甚至連讀預備好的稿子都「讀破句」。了解中國官場的基本訓練的同業說,這種表現完全是不可想像的。
 
第一天的會後記者會,張志軍雖然沒有親自現身,但國台辦副主任馬曉光的表現一樣極度保守。特別是面對敏感話題,例如「台灣前途決定」、「兩岸超穩定結構」和「馬習會」等,馬曉光一概只以既定立場回應,有時甚至連「既定立場」都不願再說一次,只回答:「這個問題我方曾經多次表示⋯⋯」。
 
事實上,作者印象中,在全程不到半小時的記者會上,馬曉光使用「這個問題我方曾經多次表示⋯⋯」這個句式恐怕接近十次。甚至即使明明可以大肆發揮的「軟問題」,例如「張主任怎麼學的台語」、「張主任喜歡什麼台灣小吃」,馬曉光的回答都僵硬無比。
 
簡單地說,有人做球馬曉光都不願殺球,足見心態保守到了極點。
 
馬維光(圖片來源:中央社,轉引自中央廣播電臺新聞頻道
 
為什麼如此,作者的判斷是對陸方而言,台灣社會還處在「後學運」的整體氣氛裡。張志軍既然逼不得已必須在這樣「反中」的嚴冬下造訪台灣,就只好處處築起溫室,和立場相同的台灣人;或者相對溫馴,例如陳菊這樣的異議者相互取暖。對於敏感問題,能不發言就不發言,以防一個不小心火上加油,讓反對者再度聚攏。
 
這樣的策略,在第三天白天以前都還能生效,因為能表演的場合多,迴避的部分就不會太明顯地被報導出來。但從第三晚晚上被潑白漆之後,因為失控升高的抗議衝突,迫使陸委會和國台辦取消了張志軍所有曝露在戶外、可能和不確定公眾接觸的行程之後,胡志強為他打造的無菌室,就成了他整個第四天裡,唯一能夠表現得比較放鬆、自在的場合。
 
張志軍從第一天的悠遊自得,盡情表演;到最後一天的左支右絀,避不出面。讓一個極權國家的特使現出原形,是這批在四天中奮不顧身的抗議者為台灣做出的最大貢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