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勃露斯】基隆的代誌,基隆人怎麼「處理」?

友善列印版本

基隆市議會議長,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黃景泰先生涉嫌圖利建商案,因被基隆地檢署聲押失敗,黃議長三進三出,狀況輕鬆排除。

媒體名嘴胡忠信對此評論:「基隆市民跟基隆政治人物,毫無創意,毫無宏觀,死好,基隆人死好!」、「有甚麼選民,就有甚麼市長候選人,你們自己不思長進」、「基隆是臺灣最墮落的城市。」

也因此引起了國民黨的反擊:「憑甚麼罵基隆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一起來譴責胡忠信這爛人吧!他憑甚麼來管我們?」、「要到他府上問候」。

這讓我想起八年前,基隆前市長許財利因涉身弊案,有人在基隆火車站前發起罷免市長的行動,國民黨派了一群樁腳前去砸攤,當場撕毀罷免連署書,並撂下一句經典名言:「基隆人的代誌讓基隆人處理」。

基隆人處理基隆事,所以連續十三年,選了兩個由議長轉戰市長的國民黨市長,弊案連連,這就是基隆人處理基隆事的方法。

從幾天前,看著新聞接連獵奇似的報導,彷彿基隆是個化外之地,地方政客無法無天,貪腐弊案不斷,政客的威脅利誘更是家常便飯。只因為,這種故事,不關心地方政治的人,不常聽到而已。如果你是個細心觀察地方政治的人,就會知道,全臺灣各地都充斥了這樣的人,這不是第一個,很可惜地,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我比較不同意胡忠信講的另一句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基隆市政毫無進展。」

基隆市區也許看起來是停滯的,但基隆的郊區卻是另一番景象。

基隆市除了5%的平地以外,95%的山坡地則被過度地、大量的開發。山坡地被基隆市政府濫發建照,提供予建商得以炒作土地,而一些政客們則不是擔任收賄、圖利的任務,就是幫忙尋地、圍事、威脅。當然,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說這只是「加速行政程序」。

這在近幾年來益發嚴重。

因為基隆在港務沒落後,苦無產業政策。基隆的市政府有兩條路可以走:一、開發地方新興產業,有利全民;二、開發山坡土地,圖利自己。

這次案件,很明顯地,這一些政客們選擇了後者,地產裙帶黨國資本主義大結盟,聯手炒作土地,幹無本生意。所以,與其說基隆有「市政府」,不如說,基隆市是被一群土地掮客所共同把持的。這個現象也不獨見於基隆,苗栗的大埔農地徵收案、桃園航空城案,都是類似的情況。

而當你可以透過炒作都更與建地賺大錢時,你哪還有心思去為地方真正創新產業呢?

我們看到,連年下來,山上落下巨石的事件頻傳,甚至連國道的七堵路段,一整座山都崩塌了。

但他們不怕,他們的朋友也不怕,因為在他們「雨露均霑」的分贓體系之下,這一些地方的政客從里長、議員、上至議長、市長,包商、親友,人人有份。再加上軍公教體系的保守,讓他們處在這個「地產裙帶黨國資本主義」的超穩定結構裡,誰都動搖不了。

從以前的市長找樁腳出來說「基隆事基隆人自己處理」,到現在出來說別人「憑甚麼來管我們(基隆人)?」,都是一樣的心態,他們要自身的錯誤的焦點,轉移到「外地人」與「基隆人」的矛盾。

這個政商集團一方面在讓這個基隆市區在停滯中破敗,另一方面則在基隆郊區圈地、養地、炒地,透過都更與建案,來圖利更多外來的投機客與自己的政商親友。

基隆這個我所熱愛的港都,這個憂鬱、心事重重,但仍不掩她深層知性與美貌的城市,就這樣被這群掮客所踐踏、摧殘。

這群早已腐爛透了的人,不是沒有作為,他們的行動,也確實給基隆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這些少數基隆人,不只善於「處理代誌」,也善於「處理人」,而我們基隆人的幸福,也就這樣被「處理」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