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生
從塑化劑、毒澱粉、大統、胖達人到近日的鼎王,食安危機就像是月經般的固定報到。然而隨著食安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也彷彿愈來愈痲痹無感。於是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犬儒主義者,抱著「反正吃那麼久了也死不了」的心態,假裝問題不存在。或是像網路鄉民般訴諸市場機制: 「不爽不要吃」。
台灣藍鵲茶團隊的同學,除了賣茶,平時也實際參與農事。 圖片來源:新鄉村協會
當然還是有不少氣憤的民眾大聲譴責廠商的無良,但對於議題泛道德化的討論,很容易把焦點放在個人身上,認為這些黑心商人就是造成大家飲食恐慌的原因,並感慨人心不古。但社會學理論提醒我們,一個或幾個人行為相似時,或許是個案,但當相同事件層出不窮時,要追究的便是制度、結構面的問題了。於是,相對於上個世代對於民主體制的追求與改革,對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而言,或許該是時候來場新的公民運動了吧?
然而,如果公民與私民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有能力、意願參與公共議題,那麼面對食安問題普遍的反應,應該已足以讓你我理解到,台灣社會某些層面上並非西方理論意義下的「現代社會」,也就是說,我們社會還有很大一部份的人民是「私民」,而非我們自以為的「公民」。 那麼,面對一群只在乎自己小確幸的人民,革命如何發生?
而食安問題也不是台灣特有,近年也不少西方帶回來的概念重新省思人與食物的關係,像是強調環境友善的小農市集、社區廚房、都市菜園,甚至回鄉種田...等等,這些都讓我們有機會反省糧食系統在過度工業化下所帶來的問題。
但是若好好檢視台灣的社會脈絡,在外食比例超過七成的台灣,去市集買菜、或在家種菜,都只是台灣飲食習慣的極小眾。簡言之,若要在台灣處理農食問題,我們不該以一種道德高度試圖向廣大的外食族們傳教,要他們好好回家煮飯,來逃避面對台灣豐富的外食文化。何況,人們共享著都市裡的餐飲設施,也可能比每個人自備廚房、自己開火還環保。
在我們認清台灣社會的現實後,其實也不用太悲觀。雖然很多人可能只在乎韓劇追到第幾集、吃鼎王要不要排隊,但我們也在一些行動者身上看到一線希望。例如由一群學生組成,並貸款創立的「台灣藍鵲茶」,除了環境友善與公平交易的精神外,也希望藉著建立新世代年輕人喝茶的文化,重新連結對於土地的認同。藍鵲察團隊同時也觀察社會,看到了城市巷弄中的咖啡館文化,創新建立了一套CST(咖啡支持型茶葉)的運作模式。
除了有良心的社會企業外,更重要還得建立良好的餐廳認證,避免遇到像鼎王一樣愛唬爛的店家。例如高雄市農業局推行的「綠色友善餐廳認證」、 中央大學學校餐廳的綠色認證評鑑 、還有一些政府核發認可的環保餐廳...等。綠色餐廳(green restaurant)是種以環境友善、有效利用能源的概念建造、設計、營運並處理廢棄物的餐廳 。
最早的認證是1990年從美國開始的非營利組織「綠色餐廳協會」所推行,其認證標準包括:能源、水、廢棄物、即棄性用品、減少化學物及汙染、永續食物、永續裝潢與建材七大類別。不論是政府或是學術的協助與介入,我們都應該理解到,飲食是基本的人權問題,無法完全訴諸市場機制。面對這場食安危機,我們不用期待私民們會起身動員抗議,但或許可將希望放在因關心社會而起身行動的人們,以及剛起步的餐廳認證制度。
除了制度上的認證外,民眾親自認識在地食材也相當重要。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