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好奇心,宛如每個新生兒要打疫苗,是以色列家庭和教育中,從小就植入在孩子身體裡的人生必需品。這讓諸多以色列人就對生活產生無限的好奇、對知識的無限探索。
「愛發問」似乎是以色列人的天性,尤其是以色列的猶太學生,他們腦袋似乎塞滿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問號」。 旅行過程中,我遇到不少當地高中生,往往第一次見面,同陌生人握完手後,就連珠砲似地丟出亟欲求知的疑問。
諸如,台灣軍隊怎麼運作?台灣都吃什麼食物?台灣和中國的關係為何?台灣人口多少?你以前在台灣的工作?以色列和台灣最大差異是什麼?你為何挑以色列當旅行地點? 光回答完些問題,就能聊上半小時。甚至能從原本陌生人,變成下次可以一起喝酒的朋友。
一個今年從高中畢業的以色列年輕人得知我先前在中國駐點 ,頗為興奮熱情 。先前只是第一次見面,就對中國和我先前採訪經歷,翻箱倒櫃地問得犀利透徹。 一次晚間,我在和其他志工群聚聊天時 ,再度遇到他。打完招呼後,這位年輕人竟劈頭問我:「你有看到最近的一則中國新聞嗎?他們一般家庭好像可以生第二胎了」。(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
11月中,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以色列的新聞節目曾多次報導中共「開放二胎」的決定,甚至用晚上六點的政論節目,深入討論此一「石破天驚」的改革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我挺訝異,一個普通高中畢業生會想討論這個遠在一萬公里外、看似和以色列無關的議題。 接著,我和他分享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和演變,及伴隨而來的有趣(兼可怕)社會現象。他聽著津津有味,也提出更多的質疑和反饋。例如,以色列人普遍重視孩子,尤其正統猶太教人士的「多子多孫」現象。
從這個臉龐仍帶純真氣息的年輕人臉上,我看到了經過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文化方面的熏陶,以色列學生的幾種特質:自信、獨立、好奇和創造力。 聊完後 ,我不禁思考著 ,這個以色列高中生的疑惑和對話,是否會出現在臺灣的教育環境裡:孩子對世界充滿無窮無盡的好奇心;發問的能力;不怕接觸異文化的探索心 。
以色列著名教育家莎利文曾在9月的一場「中以教育論壇」上提及:「在以色列,學生經常會給老師提要求,讓老師不要嘮叨得太多,不要把那些根深蒂固的舊觀念灌輸到學生的腦子裡。」
鼓勵孩子對老師提要求,是以色列教育家公認的孩子應對變化的未來所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
以色列的教育文化提倡,在現實世界裡,孩子需要良好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將不同的能力進行整合的能力。這也是以色列產業擅長把不同領域科技,整合為創新產品的社會根基。
莎利文認為,一個孩子在2歲到3歲階段,存在質的飛躍。此時,他們具有足夠的好奇心。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做好準備,讓他們學會如何問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溝通能力。
猶太傳統文化還有一段比喻,可體現「問問題」的重要性。
上帝說,每個家庭有4種兒子,第一種是聰明的兒子,非常喜歡學習,熟悉世界上很多事情;第二種是壞孩子,他可能是聰明的,但卻不喜歡學習,還會做些壞事;第三種是普通兒子,沒有突出的特點,不聰明也不笨;最後一種,是不知道如何提問的兒子,沒有好奇心,對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沒興趣。
猶太人認為,其他三種兒子都有教育的辦法。唯獨不知問問題、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是最糟糕、最沒有辦法來教育的。
具備好奇心後,就是體驗實踐。希伯來文明對知識和智慧有著不同的認識。猶太人認為,對一件事有「知識」,不只是思考它,而是體驗它;所謂「知道」,不是純粹的腦力活動,而是「實行」、行動。
這種實踐哲學落實在學校教育中。在以色列的學校裡,孩子會一起準備並享用每一餐:一起切菜,一起洗米,一起洗涮。對每個成年人而言,成人要在餐後洗碗、洗漱,是因為我們都知道衛生很重要,但以色列教育透過實踐,讓孩子自發地認識並做到這些工作。
在Kibbutz Harduf的啟智中心裡,我深刻體驗到,即便照護身心殘障人士,猶太人仍重視實踐、從實踐發掘創造力和好奇心的智慧。
「不要幫身心殘障者完成他們應該作的工作」,多次,我曾「好心」嘗試幫成員完成工作坊的陶土製作或整理餐桌,都被工作人員的立即制止。理由即是猶太文明的古老哲學:不要剝奪成員們的自我實踐和探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