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不自由撰稿人,識字,目前任職於軟體公司。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dino.wei
想必沒有人會贊成政府部門使用派遣勞工的吧?或者,說不定政府自己也不願帶頭大用派遣工,而惹來各界輿論撻伐吧?問題是,那為什麼近幾年政府聘用派遣人力的比率卻有增無減呢?
依筆者一點淺見,我想,恐怕這和國家財政困局、缺乏財源脫不了干係。
換句話說,沒有足夠的財源或經費撥補受到壓縮,政府自然而然得透過雇用派遣人員節省人事成本;惟令人擔憂的是,我們或已察覺,政府歲收不足、總預算每年短差,不僅使政府難以從事醫療保健工作及照顧弱勢與家庭,也沒有充足的資金從事突破困境所需要的公共服務與教育支出,更不要說犧牲或排擠到國內其他部門的發展與建設了。
我們不妨再問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國家財政出現了危機?且舉債年年攀高?若暫時撇開軍公教退休制度不談,我想,這恐怕和政府制定的稅收制度有關。
根據財政部資料,全球主要國家中,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最低,即政府每年可掌握的資源,只有從2003年最低的11.7%,近十年始終在谷底徘徊,前年還從12.9%降至去年的12.8%(更只有日本、韓國的一半);若與1990年當時台灣租稅負擔率達20%相比,目前政府還少了一萬億(一兆)以上的稅收!結果撐起國家不多的稅收,卻來自於75%受薪階級(勞動者)繳交的所得稅;而富人投資所得,如炒房、炒股的高額資本利得,則幾乎不用交稅,此外政府也一再給予財團享有租稅減免與優惠,不啻劫掠中產階級和勞工,來彌補替財團減稅所擴大了的赤字。
教人搖頭嘆息的是,國家財務結構寅吃卯糧的事實就擺在眼前,政府非但不從改革獨厚富人與財團的不公稅制檢討做起,竟反倒奢望起第四代行動通訊( 4G )釋照的收入幫國庫解渴,當財源救星,政府這種喜出望外又過於樂觀的態度不禁使人捏一把冷汗,因為特別性的規費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並無法改善稅負不公危及國家財政健全的問題。
難道要等到國家債務破表之際,再靠舉債或變賣土地與股票(說好聽是活化國產與公營事業釋股),然後向下一代透支,而債留子孫嗎?試問,這是一個有擔當肯負責的政府該有的作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