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動中尋找其它的中國想像

友善列印版本

回到上海兩週不到,又正在前往香港的航班,搭早班地鐵在清晨離開上海,暗自慶幸廉價航空難得只延誤三十分鐘抵港,我知道台灣需要不同面對中國的選項,正好兩岸的大學也提供很多交換機會,選擇到上海交換學生,也再度回來我熟悉的香港。

再次回到承載我大學記憶的城市,在香港交換學生的時候,除了要適應新的修課考核方式,同時要克服新的環境跟語言;但我隱約知道,這次再回到香港,又是到交換過的香港大學,香港在這段時間之內又變了。

這兩年,不僅自己的生活改變,香港的變化更加明顯,不只物價,還包括社會焦慮、中港關係、比例過高的中國旅客與留學生,還有璀璨的維多利亞港在夜色之中點燃越來越多的中資招牌,閃閃發亮。

這次主要是來參加「海峽尋新香港論壇」,在美國、台北、香港都定期舉行,在港大舉辦第一屆時,我是交換學生,當時是義工,這次再來,卻是被標籤成「台灣代表」的身分,有種特殊的感覺,主辦方分成台灣、香港、中國,還有海外華人四個組別,挑選對於兩岸事務有興趣的參與者,在幾天的時間除了講座,圍繞ICR(Int'l Conflict Resolution),國際衝突解決模式,幾天之內高密度的將近十場的閉門會議,以至今未解的兩岸關係串連主軸。

我一直認為看待兩岸關係不可能不瞭解中國,這也源自我主修外交的緣故,雖然中國很難懂,但要把它想像成一個人,要知道它的過去、現在,還有結構,才有可能去預測它的未來與想法,雖然中國因素在台灣發酵的速度超出預期,社會焦點也經常提及中國,無論有意無意,連媒體都在報導中國好聲音、中國XX哥、OO姐,把大陸新聞一併綜藝化,面對中國,大多數台灣民眾當然可以選擇逃避、看看就好,在茶餘飯後談論那些日漸增多的「阿陸仔」:他們擠爆故宮、阿里山、日月潭,也可以當作是政客在玩弄人民的炫目手法,

可是我們還是要知道,在外交仍舊艱困的處境,中國因素與兩岸互動日漸頻繁,台灣總需要有些人去理解中國,去處理兩岸關係,否則,台灣是一個事實上主權獨立的國家的身分將無以為繼,我知道有幾個年輕人願意擔負這個責任,用他們的方式去理解中國,也正在路上,同時,每年中國加碼開出越來越多的「交流團」讓學生訪中,被戲稱「統戰團」,通常只要自付機票,其它都是落地款待,包吃住加景點門票,還要限制年齡,中共將希望寄於下一代的台灣人民,只是用他們很熟悉的方式而已。

把理解中國放在抽象的兩岸關係之前,這是前提,也是大原則,目前政治未解,無聊的社交讓人無力,很多人可以在杯光交錯合影留念之中去感覺中國,擴大認識的人際網絡來思考中國,卻忽略外部更大更複雜的中國社會,但這同時也是觀察中國的困難與有趣,充滿矛盾。

我很幸運地在大學時代穿梭多個國家去找尋迷失的自己,在很多地方、在國內外結交幾個中國大陸的朋友,靠近的甚至成為彼此生命重要的存在;我對中國共產黨也沒有太大的感覺,基本上,我的中國同學裡面,共產黨員真的比人民群眾還多,這只是在對岸體制生活的一種常態,也或許和上一代台灣人相比,沒有接受過那種反共、反攻大陸的教育,對「共匪」沒有太大恐懼,接觸的中國大陸人士也大多是鄧小平應許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那一小部分人,在名牌大學、留學生與觀光客群體中找到他們,看起來人數很多,對照13億人口,比例明顯很低,遇見他們,我見到中國的未來,如果這個國家沒有垮掉,幾年之後他們會撐起這個國家,在他們也沒有選擇移民用腳投票的前提之下。

以前也很常聽見一種說法,雖然比喻的不是很恰當:「中國有十三億人口,每個人買一瓶可口可樂就賺到退休」云云,這種側重中國經濟發展主義的看法充斥台灣社會,媒體也受到資本家與中共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推廣」中國的昌盛繁榮,實際上,中國仍有一億人活在貧窮線下,仍有八億的農民,能買得起「可口可樂」(當然可以替換成其它商品)的人數有多少?你也可以說至少有四億人具有基本消費力,但在國企壟斷、潛規則盛行的國家做生意,賺錢,不會像表面所見那麼容易。

可是,我們也必須客觀承認,部分人過度妖魔化中國,它有好的發展值得肯定,光是改革開放就讓成千上萬中國人脫離貧窮,確實是很大的成就,也有些人認為可以借鏡他們的高樓大廈、發展效率、高薪挖角,與現實距離很遠的發展至上,卻和多數台灣人認可的主流價值越來越遠;同時我們也對中國過度樂觀,它正在一條崎嶇的路上搖晃,很多人只看見(或者是聽媒體說)上海的繁榮昌盛,但中國有幾個上海,環境汙染、食品安全的負面公共財是所有人承擔,很難置身事外,對於現在的北京政權來說,兩岸關係重要,只是它自身迫切問題早就把台灣擠到較後的處理次序,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進而帶動後面的人的發展原意,在當代中國的實踐,已經變成「極少數」人富起來,其它人富起來的機會近乎關閉,代間傳遞成為事實、階級流動近乎不可能,比資本主義社會還大的貧富差距,卻自稱社會主義國家,或者就冠上「中國特色」這種模糊字眼。

在中國當交換學生,有時都會開玩笑地說,「每天在上課都被統戰」,但我自認值得,人總要在對比之中看見自己、在一定距離之外,思考原本生長的土地與自身的關係,反而更清楚我們所屬的座標定位,暫時抽離社會紛擾焦慮,去聆聽台灣的聲音,隨著馬政府上台,來自中國的交換學生已經超過兩萬名、留學生也已經破千,台灣學生也漸增來中國留學或交換,遇到只是遲早的事,中國政府和校方大多也都會對台灣學生有特殊關照,其中有對台灣人的友善,同時也不能否認有統戰部的指示與策略,享有比如加分的優惠政策,我也遇見很多台商子弟,甚至有的會說上海話而不會說台語,還有陸配子女,他們都會形塑未來的兩岸關係,也有可能掉到海峽裡面,會因為獎學金、加分、特殊優惠發生改變;或者隨著民間社會的交流而促進政治緩衝,或許只能向時間尋求解答。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