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人的小時代來了

友善列印版本

通常經商,若遇到別有所圖的合夥人,大多都是以股權被吞做為結尾。可是就有這麼一種合夥人,錢,不是主要目的。他要的是你的人和心,這個合夥人的名字叫中國。近日馬政府便與其合夥密商,擬定了所謂的服務貿易協定。關於電影項目,中國做出了以下安排,包括解除方言限制、開放中資影片來台後製等,而在ECFA早收清單內,中國已取消台灣電影的配額限制,台灣目前則限制每年10部中資影片。

照官方的看法,服貿協定對電影業具有實質效益,最明顯的就是票房。截至2012年,有21部台灣電影在中國上映,收入將近30億,相對的,中國電影亦有20部在台灣上映,但收入大約是2千4百萬。以中國與美國合拍電影的契約觀之,美方分賬比例能享有43%的待遇。這個比例若能藉由後續協定獲得保障,例如最近中台合資的模範-小時代,其收入將近25億台幣,計算後將會是天文數字的報酬率,在在都顯示投資者才是最大的贏家。

如果把中國龐大的市場當作讓利,那麼讓利的背後,中國想要的是甚麼?讓我們回到2012年的「第八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暨海峽兩岸四地電影産業發展論壇」,在論壇上,中華民國故總統嚴家淦的姪女嚴雋琪(現任中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期許「海峽兩岸和四地的工作者,以中華傳統文化為紐帶,…推進華語電影産業發展」。亦即,維繫中華文化紐帶就是最主要目的。這種戰略不僅出現於一國兩制的思維裡,在共產主義的合法性破產後,也變成了中國共產黨的主旋律,從上世紀江澤民的華夏紐帶工程,到現在習近平的中國夢,都是相關產物。

然而,兩岸之間存有文化鴻溝,鴻溝來自於民主與專制對立的意識形態,以及關於中華與世界的迥異史觀,中國政府則希望透過更緊密的經貿安排來跨越。特別是在馬政府執政四年後,兩岸的交流雖然日益密切,但台灣人認同「我是中國人」的比例下降,自我身份的認同反倒上升到八成,讓中國政府感到必須加大力道於兩岸的全面整合。如今在中國眼裡,服貿協定就是最有效的利器,能加快兩岸文化產業融合,擴大其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力。易言之,依目前態勢,武力統一的可能性下降,中國更願意以文化(實際上是經濟)解放台灣,以符合「偉大民族復興」的目標。

回頭看看香港,在2003年中港所簽定的CEPA及系列補充協議中,香港電影同樣得到了「照顧」,像是只要香港居民佔一部電影主要工作人員的 50%以上,再經中國主管部門審查通過,就可不受進口配額限制。於是,在中國資金的挹注下,中港合資片的比例從2003年的35%到2010年的55%,儼然成為港片救世主。但在審查的寒蟬效應(如「黑社會2以和為貴」的禁演),以及中國的中央-邊陲的文化排斥(如ADC藝評獎得主對「低俗喜劇」的批評)雙重作用下,原味的港產電影漸不復見,亦喪失了藝術的主體性與本土價值。殷鑑不遠,台灣政府若提不出全面且有配套的政策扶植電影產業,只想以後製沖印市場安撫業者,最終,我們會見到越來越多為了生活,「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的」影人離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