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南部某大學教書,喜歡思考與分析,經常長篇大論。從1990年代的BBS起(台灣文化資訊站、地下社會站常客),有近二十年的網路經驗,但多年來一直停留在email list的介面。對當前的FB有點敬謝不敏。
中文寫作習慣「引經據典」。當沒有經典名句可引用時,作者們常會引一些習見的、多年來深入人心的格言或俗語,再據以申論。例如人們談到政黨政治,往往會引用「政黨政治就是在兩個爛蘋果中挑選比較不爛的那一個。」
格言或俗語通常符合事實,是人們在歷史的苦難淬煉中得到的寶貴經驗,因此乍聽之下非常合理。問題是,格言雖然告訴我們的事實,卻不會作更細緻的分析,分辨特殊處境可能產生的微妙差異。更重要的是,格言往往有可能束縛我們的思考方向,侷限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可能性。
特別是政治格言。例如「兩個爛蘋果中挑選較不爛的」雖然符合事實,因為政黨都是追逐政治利益(統治與利益分配權力)的團體,即使現在執政黨不得人心,但我們投票讓反對黨上台,這句格言也告訴我們它是一個爛蘋果,只是比較不爛──聽起來未來仍蒙上一層悲觀色彩。結果可能導致我們對改變現狀欲振乏力。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換政黨執政仍然一樣前途茫茫嗎?
因此,一些習用的格言或俗語也需要反省和分析,或者進一步加以修改和調整。如果我們改說:「政黨政治可以除去因執政變爛的那顆蘋果。」我們的思考方式會不會因此改觀?
阿克頓爵士說:「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執政者必腐化──尤其是長期執政者,政黨政治使我們可以驅除腐化的政黨,代表我們未來至少可以除去腐爛的那部分!這也暗示我們不必怕換黨執政,因為換黨執政是在去除一顆爛蘋果。
再舉另一個例子。在談論統獨議題時,統派喜歡引用《三國演義》中「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來暗示兩岸終究要走向統一。問題是,引用這句話的人只著眼於第二句,完全忽略第一句「合久必分」,也忽略這兩句話表達一個中國歷史上分分合合不斷動亂循環的歷程。
如果這句話真代表中國的歷史宿命,如果「分久必合」代表現在分離的兩岸終究要走向統一,那麼中國現在其實是在統一狀態,難道不會「合久必分」而走向分裂?難道台灣不會因為和中國統一之後,馬上又遇到中國進入分裂的狀態?那為什麼要讓台灣捲入這個分分合合的歷史宿命中呢?更何況,「天下大事」中的「天下」指的是中國大陸,壓根兒不包括台灣,正如它不可能包括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緬甸等中國周邊國家。
反思政治格言,不要被習見的政治格言綁架我們的思考方向,是邁向「政治自由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