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社會安全
黃昱凱
1 月 09,2015
台北遊民生活考:貧民也該擁有這座城市
之前去了萬華龍山寺,參與一個特色導覽團,這個團有趣之處,是其導遊是個本地遊民,透過社會團體的輔助,成為導覽員。龍山寺前公園與遊民的連結眾所皆知,甚至到了汙名化的程度,如2011年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在艋舺公園潑水驅逐遊民的新聞,相對地,許多社福機構也因而在此生根。 遊民聚集於艋舺公園,已有200年歷史。一群理應居無定所的行遊者,為何會在此駐留生根如此之久?台北城景快速變遷,...
司法人權
法官改革司法連線
4 月 25,2016
量刑怎樣行大家講分明──幾位基層法官的現身說法
近日由於肯亞事件中海外臺灣詐騙集團之司法管轄權問題,意外引起各界議論臺灣司法是否量刑過輕,以致屢屢輕縱詐騙集團。針對外界的聲音,身為第一線實務工作的法官,我們認為有必要就實務上常見的量刑慣例說分明,並提出我們的呼籲,以供各界思考。 我們初步歸納司法的量刑實務,有四個主要傾向:1.量刑從法定最低度刑開始加;2.存在從重量刑因子及加重其刑事由刑度都加很少,...
教育文化
魏佳卉
8 月 07,2016
【大學問想想】誰是十二年國教的遺珠?
十二年國教開辦三年,全國15個就學區,每年開辦上百場說明會,總是擠滿焦急的國中家長,亟欲了解「免試入學」究竟是怎麼回事?然而,年年都有學生考完會考,因選填志願「失誤」,而與理想中的「第一志願」擦身而過。 在「適性揚才」的精神下,十二年國教應是扭轉「唯有讀書高」的解方,目的在於讓人人都能根據性向、專長,選填高中、高職的多元科系。依照目前台灣高中職的招生人數來看,...
全球脈動
吳秉霖
6 月 11,2017
【印度想想】花更多錢買比印度差的產品,台灣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以台灣和印度機車為例
台灣睿能(Gogoro)五月時推出新車款Gogoro 2,在搭配各式優惠與補助之後,價格最低可至新台幣38,800元。台灣光陽(Kymco)隨即推出購買Cue 100車種只需新台幣38,800元的活動,被解讀成第一個汽油機車品牌以價格向電動機車正面迎戰的舉措,繼而引起「台灣機車廠賺很大」的謠言:身為光陽最便宜機型之一的Cue 100車種原本要價新台幣58,000元,若下殺至38,...
財政金融
以安
8 月 27,2015
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合理嗎?
台股24日經歷黑色星期一,翌日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宣布國安基金可適時進場護盤,引起社會大眾一陣喧譁。雖股市投資人無不歡欣鼓舞,但也有鄉民質疑為何政府可以使用納稅人的錢來護盤?也有人質疑國安基金是否就是法人的提款機?到底國安基金是什麼?進場護盤合不合理? 國安基金是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的簡稱,設立於2000年五月,隸屬於行政院,由行政院的政府官員和一些專家學者所組成,...
書評書介
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9月 25,2018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符合成本效益,就可以殺人嗎?
社會和政治讓人充滿挫折感,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第三種可能?如果我們希望過好自己的人生,扮演良好的公民角色,就無法迴避這些問題。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桑德爾,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所開設的「正義」課程,以其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互動式教學,帶領我們探討了哲學當中歷久不衰的問題:正義代表的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是尊重人性尊嚴,還是提倡德行?道德只是計算人命以及衡量成本與效益而已嗎?...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1 月 03,2019
【被遺忘的歷史】蔣經國與任顯群的三角戀、政治內鬥
中國國民黨政權的中國式鬥爭是國際知名的,過去,他們在中國鬥來鬥去鬥掉了江山,到了台灣以後不改本性,仍然把中國那一套帶來台灣搬演,在各種鬥爭戲碼中,大概只有蔣經國與任顯群的鬥爭,因為加入了女人的因素,而成為唯一具有粉紅色彩的高層鬥爭。 這一件鬥爭事件非常複雜,不但凸顯了在整個大時代背景之下中國國民黨政治鬥爭的陰暗,而且揭露了蔣經國的婚外情及中國國民黨高官之間的三角戀愛八卦,更徹底、...
張肇烜
4 月 30,2016
【人心人術】故鄉的名字叫台灣!台灣首位留日畫家:劉錦堂
《台灣遺民圖》展出時,觀者問劉錦堂「手中之眼」的寓意? 他淡淡地回了一句:「那是望著台灣的。」──劉錦堂 劉錦堂(1894–1937)出生在台中頂橋仔頭(今台中市南區),他的同輩美術家包括「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台灣第一位水彩畫家:倪蔣懷」和「台灣國寶畫家:陳澄波」,劉錦堂是四人中年紀最長的,但是劉錦堂的名字,卻被遺忘了好久。 劉家原先經營米行生意,後來因戰亂破產,...
文化研究
陳威臣
8 月 30,2018
【鐵份補給】起死回生的小鐵道-銚子電鐵
鐵道是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雖然有著環保與運行時刻容易掌握等優點,但因其路線的限制,讓鐵道逐漸被巴士所取代,可以說除非有大量的客源,否則大多面臨虧損,也讓這項交通工具遭遇一些瓶頸。 過去遍佈各地的日本鐵道,除了都會區有大量通勤需求外,許多地方線因赤字而廢線,而且不單是地方小私鐵,就連JR都遇到如此的狀況,今年初有JR西日本的三江線,明年開始JR北海道也將有五條路線陸續廢止,...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林偉盛
6 月 13,2019
《典藏台灣史》:東印度公司與台灣貿易
東印度公司雖然擁有許多特權,但是公司的發展是漸進式的。東印度公司早期在亞洲並沒有固定的殖民中心,為求在亞洲站穩腳根並與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競爭與戰鬥,公司內部達成三點結論: 第一,必須在亞洲任命一位總督執行政務,並設置議會協助總督處理各種事務。 第二,除了行政中心之外,必須要有一個船舶停靠的地方,作為貿易轉運以及集散中心。第三,為了獲得亞洲地區的香料以貿易品,...
‹
…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