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投稿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投稿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琮盛
4 月 23,2015
【中東想想】 徵兵制的以色列,凝聚獨立建國的堅定意志
每年4月下旬,以色列總沈浸在一股莊嚴又哀戚的氣氛中。每年此時,「大屠殺紀念日」及「陣亡將士紀念日」這兩大國定紀念日總讓以色列人不斷深化以色列不再讓猶太人悲劇重現的堅強意志。 這兩大節日的上午8點,以色列全國會響起警報聲。所有民眾都會起身肅立;行進的車輛無論在高速公路或一般道路,全都停駛。乘客和司機集體下車默哀。畫面和生活瞬間凍結在那一刻,停頓在警報聲的那兩分鐘。...
音樂藝術
Join
3 月 10,2021
【聽那些女孩唱歌】不只是哀傷,奇異果實的泣訴: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
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 - Trailer (Official) 2021年3月1日揭曉的第78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由安德拉.黛(Andra Day)以《美國對比莉.哈樂黛》(暫譯)(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奪得;這位來自加州,曾以處女專輯專輯《為墮落乾杯》(Cheers...
歷史書寫
Mattel
8 月 23,2015
【島嶼邊緣】那些國民黨不敢開口的歷史
台灣是充滿多元歷史與多元文化的婆娑之島,台灣的歷任總統中,有人出生時是中國人,有人出生時是日本人,有人出生時是台灣人,也有人出生時是英國香港人,不過女兒卻是美國人。固然台灣的歷史非常多元,長期掌握教育與媒體話語權的中國國民黨,卻強力灌輸台灣人就是中國人的歷史觀,國民黨不告訴台灣人真正的多元歷史,而且還用只「講一半」的故事來包裝大中國史觀。 國民黨為了將台灣人「教育」成中國人,長期以學校、...
教育文化
黃寶玉
4 月 03,2016
人工生殖法再不修訂台灣會輸很大
台灣的《人工生殖法》歷經十三年的漫長立法、六任的衛生署長,終於在民國96年3月5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在民國96年3月21日施行。主要的精神在衛福部網站可以看到:「基於維護生命之倫理及尊嚴,人工生殖技術應以治療不孕為目的,而非作為創造生命之方法,因此我國人工生殖的施行限於不孕夫妻。所以未婚者、單親、同志等都無法要求做人工生殖」。 這是一套非常保守且被動的法規,完全被「道德倫理」所綁架,...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2 月 20,2012
中國採購Su-35戰機的意涵
十一月下旬,俄國宣布對中國銷售24架Su-35BM戰機的消息,至少顯示出三點戰略上的影響。首先,以構型而論,較無匿蹤外型的Su-35,即便是製造商蘇愷(Sukhoi)公司也只能宣稱是「第四代++」戰機。跟有匿蹤外型、號稱戰後第五代戰機的殲-20與殲-31相比,世代較舊的Su-35採購案並不尋常。 一種說法是中國常標榜的「兩條腿」政策,就是一面自製一面外購。基於Su-35新穎的117S發動機...
Mattel
9月 23,2013
【週一想想】記憶台灣:那個詭異的風颱「韋恩」
自從被中國利用來統戰台灣的圖博裔第二代移民圓仔誕生以來,台灣已經遭遇了四個颱風。圓仔出生兩個多月以來,似乎是近年來台灣面對颱風警報最密集的時刻。 台灣人稱颱風為「風颱」。台灣人對颱風可說是又愛又恨。缺水時,看天的農夫希望颱風來;不缺水時或收成時,農夫又不想看到颱風蒞臨台灣。至於上班族和學生,則常期待著一個無風雨的颱風假。 我想沒有人希望颱風帶來災害,但在颱風來襲前,...
環境經濟
艾瑪
6 月 06,2016
【時事想想】民進黨落實週休二日 全國放假日一致
向來以照顧勞工權益為原則執政的民進黨,卻在2016年重返執政後,在放假日的議題上慘遭抨擊。民進黨在2000-2008年執政其間,完成修正勞動基準法、定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制定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制定兩性工作平等法、制定就業保險法、制定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制定勞工退休金條例、修正就業服務法 修正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等,每一項都是為了勞工的權益。 更具體的,例如,2001年放寬勞保老年給付要件...
Ko Tsì-jîn
3 月 14,2014
【我看台語片】日本片?台灣片?
備受期待的《KANO》果然票房暴衝,天下嘉農,上映第3週票房仍持續攀升,本週末料將突破2億,有名影評人估最終票房6億,那是超越魏德聖前作《海角七號》的數字。 《KANO》再次複製了海角現象,台派觀眾無不佳評大讚,全面集結本土情感與在地認同,擴散出去的感染力量,把自外於KANO現象的中國派陣營壓縮得更小了一些。 ...
音樂藝術
Join
8 月 09,2022
【聽那些女孩唱歌】旖旎織錦,璀璨閃亮的懷舊珠寶盒──卡洛.金Carole King
南西.裴洛西於8月2號晚間旋風式造訪台灣,意義深遠,她以民主黨人的身分,2001年成為史上首位少數黨女性黨鞭,2003年成為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是民主黨歷來最為自由派的少數黨領袖,更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眾議院議長。 而另一位和她同輩的女性著名人,湊巧也是活躍的民主黨人,那就是在1970年代,開啟女性創作風潮、享有極高知名度並影響對全球流行樂壇造成深遠影響的卡洛.金(Carole...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 月 13,2019
【被遺忘的歷史】白色恐怖的劊子手:警備總部
台灣解除戒嚴已經33年,四十五歲以下的人不瞭解「戒嚴」的景況,當然更不瞭解在戒嚴期間執行白色恐怖任務的「警備總部」。這個機構是在1992年裁撤,距今也已28年,相信眾多的人對這個特務機關沒有多少印象了。 蔣家政權在台灣的佔領統治期間,除了依靠軍事力量之外,最主要的依恃就是特務力量,遂行對台灣的專制恐怖統治,在漫長的四十多年間,實際執行這項任務的特務機關——警備總部(簡稱「警總」),...
‹
1
2
3
4
5
6
7
8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