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賴彥丞熱門文章
社會安全
賴彥丞
9月 04,2018
荒謬至極的「私刑正義」
桃園一位林姓男子酒後搭計程車,然卻酒醉誤事,無故持手機重擊邱姓運將右臉,造成該運將右眼冒血視力受損。犯罪影片被PO網引起全民公憤,資訊發達的時代網民集體肉搜一人的個資實在很快,不久林男住家多次遭到蛋洗、潑漆、貼衛生棉等,這些私刑者被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究辦。說實在的,當筆者看到林男發酒瘋毆傷人的行為是很氣憤,他的惡行應受法律最嚴厲的制裁,但我就是搞不懂為何有一群人覺得私刑這種違法行為是一種「...
賴彥丞
9月 07,2016
台中一中新校門爭議的幕後揭露了什麼?
這次新校門的揭幕顯然已「締造歷史」:台中一中百年校史上遭受負評最爆量的一次!各界冷嘲熱諷排山倒海而來,連絕大多數一中在校生與校友都給予噓聲。網友嘲諷像「酒店」,儼然「金錢豹分店」;校友批如「檳榔攤」,直呼「醜斃了」;絕大多數在校生亦認為新大門與校景及一中百年歷史風格極為不搭。唯校長陳木柱自誇這是「前衛設計」,以及校方高層等極少數人給予正面評價,...
司法人權
賴彥丞
1 月 22,2018
從《1987》想想鄭性澤案:刑求幾時休?
在戲院裡看著《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部講述全斗煥軍事獨裁時期,韓國匪諜搜查處的警察將大學生朴鍾哲刑求致死,引發人民怒而發起「六月民主運動」終結獨裁統治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幾個月前台灣也有一起經法院認證的警察刑求被告案例:鄭性澤案(2002年台中豐原十三姨KTV殺警案) ,台中高分院不只改判鄭性澤無罪(現已無罪定讞),更認定偵辦該案的豐原分局刑事組警方有對被告刑求取供之事實。...
社會安全
賴彥丞
10 月 03,2016
想想東部,別再說「護國神山」了好嗎?
每逢颱風從太平洋襲來,處背風面的西部地區因受中央山脈屏障,風雨災情有時比氣象預報還輕微,對此總會有西部人將中央山脈吹捧為「護國神山」。然而,這樣的說法不僅是偏頗的科學認知,對於非西部地區居民情感更是一大傷害,非常不利於國家的團結。 今年七月尼伯特颱風侵襲台灣時,東部居民及氣象專家終於受不了而跳出來指責這種謬論,引發了許多人的反省與探討,漸漸地有越來越多人在眼見東部的災後慘況後,...
教育文化
賴彥丞
2 月 02,2017
二二八70週年 興大師生投票拆蔣銅像獨具意義
在政治大學討論是否將「蔣校長」移除之際,最近中興大學校方則已拆除「興大廣場」前的蔣介石銅像,換成了興大備受敬重的已故校長湯蕙蓀銅像,同時原本蔣銅像下方充滿黨國洗腦與威權崇拜的「永懷領袖」四個字也已改成興大校訓「誠樸精勤」。 蔣介石銅像會被移除導因於去年二二八前夕,興大校內蔣銅像遭抗議人士潑漆,而警察在校方未報警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大學校園拍照蒐證更引發學生不滿,痛批警方「破壞大學自主,...
教育文化
賴彥丞
6 月 14,2017
從建中與竹中風波談明星高中應有的高度
最近北部兩所明星高中:建國中學與新竹高中,兩校不約而同地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前者校內彩虹旗在反同團體的激烈抗議下遭校方移除,校方未積極捍衛學生言論自由的作法引發批評聲浪;後者則因校長在五月初發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內容因著重升學率及錄取台大或醫科等歷屆榜單情形遭到竹中生及校友砲轟「只注重升學率」。這兩件事表面上看似乎大不相同,然而本質上卻都反映出明星高中的高度到底該有多「高」這個癥結點上,...
社會安全
賴彥丞
6 月 24,2018
626反酷刑日:台灣終結酷刑之路還長
六二六國際反酷刑日將屆,這是紀念1987年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全名為《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生效的日子。說到酷刑,幾個月前剛好有一則關於刑求的判決:捲入「2002年台中豐原十三姨KTV殺警案」的死囚鄭性澤獲改判無罪,當中法院認定鄭性澤遭豐原分局刑事組警員刑求逼供,其自白不具任意性,這是當今經法院認證我國發生時間最晚的刑求事件。此外,...
社會安全
賴彥丞
7 月 02,2018
社會亂了,警紀更不可亂
最近社會兇殺案頻傳,令大眾擔心亂了套,然多留意近來新聞,我們的警界怎也狀況頻頻? 看到一個人被蓋布袋毒打一頓,任何人就算沒有挺身而出的正義感,也會對被害人起惻隱之心,怎麼警察竟會開心地大喊「有夠讚」呢?這是幾天前在網路上瘋傳的台中警界內部群組的對話截圖,起因是一名員警說「我們這(轄區)的檢舉達人被崁布袋(蓋布袋),真是太爽快了!」還加了貼圖大讚。 「檢舉達人」的作為或許令某些人很厭惡...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賴彥丞
五月 08,2019
我們與惡的距離:從國中生跳樓事件談愛滋與同志的汙名
2000年4月20日,屏東國中生葉永鋕在廁所倒臥血泊身亡,他因性別氣質較為陰柔屢遭同儕霸凌,使得這位「玫瑰少年」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只能利用課堂時間如廁,沒想到發生無可挽回的悲劇。那時校園還是實施「兩性教育」的保守教學氛圍。葉永鋕的逝世,推動了台灣性別平等教育的進程,然遺憾的是,在他死後滿十九年又兩天之時,台中的一位劉姓國中生因不堪同學長期在全班面前嘲諷其同性戀身分而跳樓,...
教育文化
賴彥丞
7 月 02,2017
【教育想想】教育史的新里程碑:十二年國教社會新課綱
近日公布的十二年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堪稱台灣教育的重大變革,教育史將立下新的里程碑,對於所有參與反黑箱課綱學運的人(含筆者)來說格外有意義。 一、以台灣為主體,加深學子對在地的認識 解嚴前,所謂的「歷史教育」只是當權者的傳聲筒,「大中國意識」充斥教科書上;解嚴後,以台灣本土意識為宗旨的「同心圓史觀」才逐漸扎根於教育,加以國人「台灣人認同」漸成主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