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作者簡介
海東青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生
所有文章
教育文化
2016-05-04
撤廢微調課綱,更要檢討課綱體制
立法院於4月29日上午通過撤銷微調課綱與暫緩十二年國教綱要研修、審議之決議,一時令諸多反微調課綱人士欣喜。然立法院此決議與預算無關,僅有建議效力。當天下午,教育部便以近乎全文複製貼上的方式發出新聞稿,再次表明對立法院決議並無接受之意。此刻,除立法院依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要求課綱送院審查,並以其法律程序不完備之由,於議決後通知教育部更正或廢止外,尋求於520前撤廢微調課綱似無可能...
教育文化
2015-12-07
沙地焉能起高樓? ──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會議有感
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歷史課綱專家諮詢小組」第二次會議結束了,這或許是首度開放旁聽的課綱相關內部會議。然而,相較先前反課綱微調的熱潮,旁聽的民眾卻僅有十五位不到,這恐怕是連主辦單位都意想不到。不過,現場仍有不少媒體到場採訪。 可惜的是,正如多數新聞報導一般,記者們並無意,也無法聽完兩個小時的會議。反課綱學生在會議開始後十分鐘時離席抗議,讓媒體取得了新聞點,此後會議的討論內容,似再無媒體關注。...
全球脈動
2015-10-25
和小熊一同探問戰後日本:雜記小熊英二訪臺(下)
終戰七十年之際,日本是否(再次)道歉,也是關注焦點。究竟日本社會內部如何看待這個議題呢?小熊在24日臺大歷史系的演講中表示:年輕人大部分對過去的戰爭記憶其實並不關心,也沒有什麼想法,這是全世界的現象,日本也不例外。雖然網路右派言論顯著,但曾經有調查指出,這些網路右派只佔網路人口的1%不到,因此很難說年輕人有右翼傾向。但這並不是說年輕人有意識地否定右翼,而是因為他們並不怎麼關心這項議題...
時事想想
,
全球脈動
2015-10-24
和小熊一同探問戰後日本:雜記小熊英二訪臺(上)
適值台灣「光復」七十年。七十年來,隨著國境線的增生與改劃,經歷同一場戰爭的各地民眾,經歷了不同而彼此陌生的戰後。隨著冷戰結束與民主化,在國族敘事下被壓抑數十年的那場戰爭,又以多元的面貌在歸返於我們眼前。七十年間,「戰爭」與「戰後」如何互相型塑,而我們今天又當如何面對這七十年的臺灣、東亞與世界呢?恰在九月,秋颱杜鵑來襲之前,日本歷史社會學者小熊英二為聯經出版新書《活著回來的男人》(...
教育文化
2015-08-05
「中華文化」不可以嗎?──淺論歷史課綱中的「中華文化」問題
微調後的歷史課綱,將臺灣史最後一項說明,從「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改為「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這也被列入國教院所謂「17項爭議」之中。[1]同樣的中華文化,也出現在國文科、公民與社會科之中。然而「中華文化」究竟是什麼,在公聽會手冊,乃至公佈的檢核工作小組歷次會議紀錄中,都未見精確的定義與說明。 官方並未給出說明,...
教育文化
2015-06-06
課綱微調內外:對臺灣史教育的一些思考(下)
三、 「北路番變」涉及的三個群體後代,應該要怎麼樣看待這段歷史呢?而我們又如何可能提供一種歷史文本,成為這三個群體後代可以共同接受的歷史呢?在這片充滿衝突、殖民與再殖民的土地上,這個問題應當是面對過去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然而,我們卻任憑各種權力與失憶的機制橫行,而鮮少慎重地面對這個問題。 標舉或忽略特定事件,並非只是——或者根本不是為了傳遞對某個特定事件的記憶與認識。更重要的,...
教育文化
2015-06-05
課綱微調內外:對臺灣史教育的一些思考(上)
一、 喧騰一年的課綱微調爭議,隨著教育部宣佈八月上路而越演越烈。這次爭議,就筆者的角度看來,乃是仍較偏向「臺灣島史」架構(註一),但帶有漢人與政治史中心色彩的101課綱,與具有「中華民族」民族主義色彩,著重論述中華民國正當性的微調後課綱之間的抉擇。 是的,101課綱並不是一份完美的課綱,98課綱也不是。(註二) 去年課綱微調爭議方起之時,原住民族運動者亦起身抗議歷史課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