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曾明財熱門文章
曾明財
10 月 03,2015
【眷村想想】 俥馬砲、ABC──老爸的象棋和英文人生
老爸的棋藝據自己誇耀:「在眷村排名數一數二,還拿過一次水湳機場象棋比賽第一。」當年沒有領回獎盃或獎狀為證,但我相信老爸說的是真。 老爸喜歡下棋,常看他一人坐在矮凳上,拿著過期雜誌研究殘局棋譜,左思右想找出破解之道。有一天,他興奮告訴我說破了某殘局,但當場苦無實戰對手,無法立即應驗,頗為扼腕。 國小暑假期間,我多次隨老爸到機場上班,同事們一看老爸進來,數十分鐘後就有人喊:「準備開戰囉...
歷史書寫
曾明財
10 月 10,2015
【眷村想想】 曾夢想擊滅英美、報考神風特攻隊的航空修理廠工員老爸
日本為貫徹南進政策,1931年選定高雄岡山為海軍機場,1935年於屏東成立陸軍航空支廠,隨後擴編為第五野戰航空修理廠屏東分廠,包括機械、飛修、發動機和儀電四個廠。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進攻菲律賓和馬來亞,太平洋戰爭一觸即發,美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參戰,台灣人也被迫捲入戰爭。 1943年,老爸15歲,在新竹玻璃工廠當雜役。這一年,日本人力資源緊縮,從台灣招募八千多名少年工...
曾明財
10 月 24,2015
【眷村想想】 竹籬笆內的黨外家庭
老爸有40年黨齡,我家兄弟姊妹從小喝國民黨奶水長大,在清一色眷村鐵票區,為什麼會支持黨外?說來說去,可能都是老爸愛喝兩杯所致! 老爸雖僅日治時代小學畢業,但喜歡看書,尤其有關中國歷史故事,他最有心得,一直很自信的認為,當年小學畢業生素質比現今大學生還高。 老爸每天讀報,年輕時,看的是深具批判性的《台灣公論報》,後來陸續訂《聯合報》和《徵信新聞報》(《中國時報》前身),也是《自由中國》...
曾明財
10 月 31,2015
【眷村想想】 左手打棒球、右手修飛機──巫乾龍歐利桑
巫乾龍歐利桑,日本鹿屋航空學術專科班畢業,年輕時曾任空軍棒球隊隊長,身材高大,外表看起來很有「日本精神」。 歐利桑1920年出生於南投埔里,18歲適逢日本海軍招考航空學術專科班,在台北總督府應試,數千人報名僅錄取一百多位,他和雙胞胎哥哥巫乾坤脫穎而出,1939年4月搭乘「高砂丸」客輪渡海前往日本,中日戰爭此時已開打近兩年。 鹿屋航空基地位於九州鹿兒島附近,這群年輕人來自台灣各地,...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曾明財
11 月 07,2015
【眷村想想】 師生情緣──國中恩師入夢來
羅指南先生是我國中導師,湖南人,空軍上校退役。三年求學期間,他照顧我最多,影響也最深。 羅老師是我們一年九班導師,教數學。當年他60歲,平頭白髮,臉色紅潤,身體和精神都好,帶領著我們這群剛進入青春期的毛頭小子。 開學日選班長,羅老師請國小曾當過班長的人舉手,我四年級以後就沒當班長了,一直掛副班長,但國小同窗老文還是大聲推薦我,最後總共有五位候選人。...
曾明財
11 月 21,2015
【眷村想想】 二哥的布袋戲
我家三兄弟,二哥從小就比較具草根性,在學校也喜歡打赤腳,尤其熱愛布袋戲,常在眷村家裡自編自導自演,把客廳窗檯當戲台,我則是最忠實觀眾。 二哥大我四歲,國小課業成績不錯,但和其他「好同學」不一樣,他不喜歡穿鞋子,不管皮鞋或布鞋,早上穿著上學去,傍晚兩腳早已髒兮兮,還將鞋子倒掛在肩上走回家來。 每逢農曆節慶拜拜時,眷村附近的台灣人社區常有歌仔戲、布袋戲搭棚演出,...
曾明財
12 月 05,2015
【眷村想想】 全國第一個眷村改建案憶往──從光大新村到台中莒光新城
老爸在軍中服務,單身時住過模範新村,婚後才搬進光大新村,鄰居都是水湳機場和清泉崗同事,村名緣由是取「光明正大」之意。 共產黨1949年席捲半個中國,已攻佔上海,國民黨部隊陸續撤退台灣,其中以空軍來的最早。為安置突如其來的大批軍眷,除將原有日式房舍整理外,各地公私空餘廠房也分配給軍眷居住。 據指出,「此一時期興建的眷舍,格式較為混亂,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些用地取得且未經合法手續,...
歷史書寫
曾明財
12 月 13,2015
【眷村想想】 朱家眷村紀事
朱家祥歐利桑,世居台中縣大雅鄉,身分證登記1918年出生,實際上更早幾年。30歲出頭,以木工專長任職水湳機場,並住進光大二村,夫妻都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 歐利桑的上一代就是基督徒,他是家中獨子,另有姊妹各一。姊姊學護理,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白色恐怖時期因參加「讀書會」被關好幾年,出獄後才結婚,很少和軍中的弟弟聯繫了。 歐利桑十多歲出社會,原先到中藥行當學徒,中途放棄,...
教育文化
曾明財
12 月 26,2015
【眷村想想】 我們這一班
1965年9月,我就讀小學一年級,一直到六年級畢業,我們這一班都沒有分班,更是篤行國小數十年以來,第一個升到五年級「實驗」男女合班成功模範,同學相處融洽,情同手足。 一年甲班新生高達84位同學,1號蘇新峰、2號蔡瑞壁、3號駱明俊、4號蔡肇桂、5號饒志昌,一直到84號的女生宋名惠,都可倒背如流,我則是18號。 開學日,全班同學都在座位上乖乖坐著,唯有一名男生李啟仲衝出教室大聲哭喊,...
曾明財
1 月 09,2016
【眷村想想】 家庭小工:什麼都作,什麼都不奇怪
老媽在眷村當了一輩子家庭主婦,沒有外出工作,在我成長過程還是看她做了好幾項家庭小工,包裝豆乾和牛肉乾、包火種、縫女性月經帶釦子等。另外,就是幫人帶小孩,持續用心照顧潘氏三兄妹七年以上。 包裝豆乾和牛肉乾的年代,是在我上小學前,廠商就位於五叔公家旁,五叔公的家人平時賺此外快,也介紹老媽加入行列。 每一個豆乾包裝內有五片,每片長寬約三公分,有點辣味,內附紅色招牌紙,...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