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陳子瑜熱門文章
陳子瑜
8 月 23,2013
公民不服從既非暴力也非暴民
自從818公民不服從行動佔領內政部以來,各方評論幾乎都聚焦在這樣的行為是否屬於「暴力」、這些群眾是否屬於「暴民」?倘若我們從暴力一詞的內涵出發,或可解決雙方各執一詞的狀況。 暴力一詞,就教育部國語辭典的定義來看,意為「激烈而強制的力量」;朗文辭典之定義(violent)則為「試圖傷害或殺害他人的行為,例如擊打、射殺」,或是「有如上傾向」之人。綜合中英兩方說法,...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
休閒育樂
陳子瑜
10 月 01,2013
政治,社會與音樂的三位一體
政治冷漠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的特色之一,早年在威權體制的白色恐怖壓迫下,使得人民心中住著一個小警總,時時自我審查,並希望離政治越遠越好以明哲保身。解嚴與政黨輪替後,過去的既得利益政商階層便轉而藉由資本主義體制與大眾媒體的雙管齊下,讓新一代的台灣人民接受政治潔癖的邏輯,生活不僅以小確幸為核心,更將社會上所有事物都自動與政治分割,造就出「政治歸政治,XX歸XX」的經典修辭。 然而,...
教育文化
陳子瑜
10 月 29,2013
大錯特錯的馬英九「母語說」
新聞連結 蘋果報導:【短片】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 馬英九:台灣就是移民社會 民視報導:憂發音 總統勸新移民勿教小孩英文 中時報導:兩岸政治協商鋪梗? 總統:學中文很重要 馬英九總統日前出席新移民表揚大會時,一席「媽媽在家教母語,中文交給學校老師」的言論,不但在媒體的詮釋下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在閱聽者間亦引起正反兩極的看法。此一事件除了涉及事實的再呈現之外,...
陳子瑜
12 月 16,2013
下一個百年追求
民主政治,雖然在學說上有許多不同的定義,然而共通之處是都承認國家實質的主權在人民手上,以及落實人權與法治精神。我根據這項原則,提出較通俗的民主定義並進行後續討論:民主,就是由人民決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回顧台灣史,自從一九二零年代,受到當時民族自決的風潮,而於林獻堂等人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中,喊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這項口號以來,台灣人這三個字,便以政治民族的雛形首度出現在歷史上...
國防外交
陳子瑜
五月 17,2017
【非洲想想】查德公民社會的困境
公民社會是一個國家自由的活力指標,公民社會越蓬勃發展的國家,意味著越能夠由人民自主填補政府無法(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治理到的空白地帶、也代表著對於國家的互動是越平等,甚至佔有主動地位。然而,基於國家/公民社會在各自利益有著本質上的衝突,前者運用合法體制以滲透、操縱、控制後者的嘗試未曾一刻停歇。以中非國家查德的現況為例,不但使台灣人有著濃厚的既視感,也提醒著台灣的公民社會,...
書評書介
陳子瑜
五月 17,2018
【書摘】《勇闖非洲死亡之心》:柑仔店的小男孩
書名:《勇闖非洲死亡之心:一個台灣人的查德初體驗》 作者:陳子瑜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巷口柑仔店的小男孩 人跟人的相遇,有時候會在生命的記憶中留下一個很長很久的位置,有時候就像一個眨眼的瞬間,下一秒就消失了。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會讓人感慨際遇的差異,於是乎,緣分也好、運氣也罷,往往都是在尋求一種解釋,為相遇尋找注解。...
書評書介
陳子瑜
五月 18,2018
【書摘】《勇闖非洲死亡之心》:從中國國家副主席訪查德談起
書名:《勇闖非洲死亡之心:一個台灣人的查德初體驗》 作者:陳子瑜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從中國國家副主席訪查德談起 二○一七年五月,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拜訪查德,與總統德比舉行會談。會中雙方除重申二○○六年復交(一九九七─二○○六年查德與台灣有邦交)以來的邦誼不變,也強調中查對彼此都感到十分滿意。李源潮此行當然不會空手而來,在與德比的會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