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作者簡介
余杰
中國旅美作家
所有文章
時事想想
2015-01-22
朱立倫不是葉爾辛
朱立倫參選國民黨主席,成為惟一候選人,然後以絕對高票當選國民黨主席。得票率之高,與他在新北市長選舉時的「慘勝」形成鮮明之對比,卻可以跟上了絞刑架的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和搖搖欲墜的敘利亞獨裁者阿薩德相媲美。此得票率之高,不是朱立倫的榮耀,而只能說明,國民黨人的心思意念與台灣的主流民意差之千里。 藍營媒體和香港的親共媒體紛紛發表評論說,朱的崛起可能產生所謂的「葉爾辛效應」,...
2014-12-14
你不是我的岸,我不是你的島:評李志德《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書評書介】 書名:《無岸的旅途:陷在時代困局中的兩岸報導》 作者:李志德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現在的世界已經進入了人權高於主權的時代,台灣也已經成為世界主流文明中的合格成員,台灣民眾終於享有了不受任何強權強制的自由。在此情況下,對台灣民眾如何選擇兩岸關係,台灣政府不能實施強制,其他政權更不能! ─劉曉波...
時事想想
2014-11-26
國民黨為什麼與年輕世代為敵?
忽然從媒體上看到有關彭盛韶的消息:作為柯文哲辦公室幕僚的彭盛韶,負責調查柯文哲辦公室遭竊聽的事件。當他拿到人證物證之後,11月22日,先去大安分局做筆錄,警察告知他是證人身分。然後,下午兩點多去地檢署,把同樣內容講了一遍,檢方卻告知「你是被告」。 當時,彭盛韶的反應是:「我整個傻眼。」檢方要求彭以3萬元交保,彭堅信自己的清白,斷然拒絕。檢方最終將其釋放,卻又宣佈限制住居,...
中國問題
2014-11-21
中國的民主轉型與西藏的中間道路
1988年6月,達賴喇嘛受邀訪問史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在此期間他正式提出解決西藏問題的中間道路。在這個計劃中,西藏將是「一個自治、民主的政體,並跟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其權力結構由「一個人民選出來的行政首長、一個兩院制的立法部門、一個獨立的司法系統」所組成。二十多年來,中間道路獲得了大部分海外藏人、關心西藏問題的西方人士以及一部分認同民主自由價值的中國人的肯定,...
時事想想
2014-10-06
禮貌,禮貌,多少罪惡假汝名而行!
基進側翼聯合競選總部主任顏銘緯向馬英九丟書,引起各方熱烈討論。龍應台表示,總統是社會民器,是全民選出來的,侮辱總統就是侮辱所有人「投票選舉的價值機制」。 這個說法明顯是「醬缸言論」。多年前質問「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的龍應台,為什麼不深入台灣民間,好好瞭解一下「台灣人,你為什麼要生氣」呢? 扔鞋、扔書都是公民的言論自由 龍應台一貫喜歡使用宏大敘事,用禮貌、素質、價值等...
教育文化
2014-07-21
讓法槌揚起來,讓子彈不要飛──湯德章紀念公園
在全台灣多處有關「二二八」事件的紀念地點,唯有台南的「湯德章紀念公園」是以受難者個人的名字命名,由此凸顯出湯德章特殊的歷史地位。 圖說:湯德章像。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台南是一座處處是歷史古跡的城市,如果説台北像東京,那麽台南就像京都;如果説台北像莫斯科,那麽台南就像彼得堡。在地的朋友告訴我,日治時代,此地為「大正公園」,並設有「...
2014-07-09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我乘坐計程車去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時候,明明白白地告訴司機去南海路,司機卻錯誤地將我帶到了二二八紀念公園一隅的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這樣一繞路,比約定的時間遲到了十五分鐘。紀念館的研究員柳照遠早就在門口等待我了。 圖說:紀錄白色恐怖受難者名單的綠島人權紀念碑。圖片來源:維基圖庫。 我為什麼會關心二二八這個議題呢?第一個原因是,...
2014-05-21
一名「異鄉客」和「世界人」想對臺灣說的話 ——以地方主義的視角重審中國和臺灣的近代史
自從二零零八年第一次訪問臺灣以來,臺灣就成了讓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 圖說:余杰。圖片來源:主場新聞 我是一個沒有故鄉的人,或者說,我的故鄉早已淪陷。一九九二年,十九歲的我北上求學,此後在北京連續居住了十九年。雖然我每年都回一兩趟四川成都的老家,但故鄉越來越陌生得讓我無法辨認:在九十年代以來突飛猛進的城市化浪潮中,...
2014-05-02
鏡與燈(三之三) — 從中國「公知」〈公共知識份子〉否定台灣「太陽花學運」看「他者的誤讀」和「自由的退化」
六、對選舉的烏托邦幻想以及「民選政府神聖論」 選舉是民主憲政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選舉並不意味著政府就具有了完全的認受性甚至神聖性。 很多中國「公知」自己從未選舉過哪怕是街道辦事處主任或區一級人大代表,卻無比迷信選舉,認為選舉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只要是民選政府就神聖不可侵犯。 ...
2014-05-01
鏡與燈(三之二) — 從中國「公知」〈公共知識份子〉否定台灣「太陽花學運」看「他者的誤讀」和「自由的退化」
三、「中國中心主義」視野下的「台灣榜樣論」 二零一二年五月三日,馬英九在總統府接見了包括中國青年作家韓寒在內的十五位中國各界人士,韓寒於返回中國後在博客發表文章〈太平洋的風〉記錄訪台期間的見聞。 圖說:中國著名公共知識份子韓寒。圖片來源:網路 韓寒的文章發表後,在海峽兩岸一時洛陽紙貴,甚至被馬英九的就職演說引用...
‹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