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賴怡忠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賴怡忠
7 月 10,2013
埃及二次政變終結了阿拉伯之春?
埃及軍方在對現任總統穆爾西(Morsi)下達48小時最後通牒後,於七月三日將穆爾西總統及其內閣與執政黨(自由正義黨)的主要幹部軟禁,並宣布由憲法法院最高法官曼蘇爾(Mansour)擔任臨時總統以籌畫選舉選出新的政府。由於穆爾希下台以及曼蘇爾擔任總統是反對者的主要訴求之一,所以反對示威逐漸平息,但是原先執政黨與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d)的支持者則深感羞辱,...
全球脈動
賴怡忠
8 月 06,2013
柬埔寨大選:東南亞吹什麼政治風?
本次柬埔寨國會大選,初步結果是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獲得68席,反對黨(柬埔寨國家重建黨,黨主席Sam Rainsy)獲得55席。雖然執政黨在總席次123的國會依然享有過半優勢,可是與2008年的結果相比,此次執政黨在得票率與席次都大幅滑落,掉了22席,而主要的反對黨則增加了26席。 外界分析此次反對黨大幅增加席次的理由,認為首投族大量湧向反對陣營,是導致執政黨「慘勝」的主因。...
賴怡忠
10 月 12,2013
司徒文與岡崎久彥論台灣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台北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談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時說,兩岸關係發展不只影響台灣,還影響亞洲,甚至是整個世界。但如果兩岸統一,台灣變成中國的一部份時,美國就不會再援助台灣了。司徒文說得算直接。 相關新聞:兩岸若統一 司徒文:美不會再援助台灣 但我比較開心的,是司徒文演講主題的核心-台灣的戰略重要性,...
國防外交
賴怡忠
11 月 16,2013
【時事想想】甘比亞棄台戳破活路外交謊言(上)
甘比亞日前發佈與台灣斷交的訊息引發震撼。台灣過去不是沒有斷交的前例,但此事發展實在不尋常,可能預示新一波的斷交潮。 甘比亞斷交事件也反應出了馬政府這五年來活路外交導致台灣國際處境的真實狀況。活路外交絕對是走不通的路線,這個事件也迫使台灣對於著重現實主義外交場域中,要對於對外關係的品質與價值有個全新的審視。 甘比亞斷交但也沒與中國建交,沒講一中政策、沒對台灣口出惡言...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9月 08,2019
北京對香港再不放手 就準備失去全中國
林鄭月娥日前宣稱會撤回送中提案,希望這個六月起出現的反送中條例抗議可以因此畫下句點。但這只是反送中五大訴求之一,民眾不可能只因為撤回送中條例就會滿意。特別是從七月、八月以後,警察對抗議百姓的種種惡行,包括派遣警察在人群中製造混亂以升高衝突還栽贓抗議民眾、與黑道相互呼應合作的問題等等,已經使香港警察在一般民眾心中的信任度大跌,同時港府也失去香港人民最後一丁點的尊敬。而在這過程中,中聯辦、...
賴怡忠
10 月 23,2012
美國2012總統大選與台灣(上):美國亞洲戰略的路線辯論
美國總統大選向來為世界各國密切關注,不僅是因為美國具備形塑全球局勢的能力,因此一定要了解其領導者的政策作為,同時也因為各國多會預期美國的作為而有所反應,因此了解美國的政策也有助於推測其他國家的可能對應。把兩者結合,我們才可能初步掌握一國外在環境的可能變化。 但也有人說美國總統選舉主要是拼內政,外交多不是關注焦點,更有人認為一國的國家利益不會隨內部領導者的更替而出現變化,...
國防外交
賴怡忠
10 月 23,2012
美國2012總統大選與台灣(下):東北亞權力轉移的完美風暴
考慮美國大選對台灣的衝擊,除了想要知道總統是誰外,也要考慮今年正處於東北亞六十年第一次出現集體權力轉移的特殊情形。11月7日美國總統大選後隔一天,中共就要舉行十八大進行胡溫體制向習李體制的權力過渡。南韓將於12月19日選出新總統。而日本即便不在今年底,也預期會在明年中以前進行國會改選。如果加上在今年一月台灣的總統選舉、北韓的權力更迭、以及三月俄羅斯的總統選舉導致前總統普丁回朝,...
賴怡忠
10 月 31,2012
印度:台灣發展戰略要角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九月底訪問印度,雖然未產生太多媒體波瀾,但對於台灣的自主永續以及國際生存戰略來說,這是重要的正確一步。 印度對台灣不僅存在經濟、科技、民主、安全與軍事合作的發展空間,更是台灣經濟想要由谷底翻身須掌握的機遇對象。台灣需將與印度的關係列為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一環,畢竟與印度關係對台灣來說,其重要性僅次於美日,不下於歐盟。 印度是亞太主要經濟體,人口數僅次於中國,...
賴怡忠
11 月 08,2012
歐巴馬連任的政治背景初析
2012 美國大選結果歐巴馬獲得連任,但與四年前相比,總票數少了近一千萬票,選舉人票也有顯著減少。民主黨在參院驚險維持多數,眾議院則還是共和黨的天下。這個狀況重演 2010 年美國期中選舉之後的政治狀況。但由於此次選舉明顯表現出歐巴馬人氣下滑的趨勢,他在未來四年將面對更具挑戰性的府會關係,內政與外交所面對的阻力會更為巨大。 有人說這次選舉的主要議題是經濟,...
賴怡忠
11 月 27,2012
歐巴馬訪問柬、泰、緬的戰略意涵
挾著連任勝選成功的氣勢,美國總統歐巴馬連任後的第一個海外行程,是在十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訪問泰國、緬甸與柬埔寨。基本上,歐巴馬是參加於柬埔寨舉辦的東亞峰會(East Asian Summit),並利用這個機會訪問泰國與緬甸。雖然只是短短三天的行程,但是此行意味著歐巴馬政府對「重返亞洲Pivot Toward Asia」策略的承諾,此行也是美、中高層各自在選舉結束與權力轉移後的首次碰面,...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