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吳尚書熱門文章
吳尚書
11 月 14,2018
【南洋想想】告別零戰:菲律賓的戰鬥機掙扎
「零戰」(Zero Fighter)原指日本傳奇的零式戰鬥機,但是這個詞也是菲律賓自2002年至2015年遭到揶揄的用詞。上個月菲律賓國防部公布研究結果,建議採購瑞典紳寶(Saab)公司的JAS-39獅鷲(Gripen),使得該國重建制空權的計畫又邁進一步。菲國空軍曾經是東南亞第一,卻一度淪落到沒有戰鬥機的田地。本文將回顧此曲折的歷程。 菲律賓空軍的起源可以追塑到美國殖民時期。...
電影戲劇
吳尚書
五月 05,2019
【南洋想想】Raazi:印度諜報片的里程碑
在龐大的印度電影業內,諜報片自然是不可或缺的題材。然而受制於風格與技術,尤其是特效,其作品往往還是稍遜於好萊塢。不過去年以1971年印巴戰爭為背景的Razzi,印地語(Hindi)意為「同意」,則推進到另一個境界。 故事的結構其實並不離奇,基本上就是木蘭從軍的印度版。父親變成遊走印巴兩國情報販子的Hidayat Khan,和巴基斯坦准將Syed有很深的交情。在往來兩國之間,...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8 月 04,2020
【南洋想想】飛翔於群島的魚鷹:印尼的MV-22
七月六日美國官方宣布銷售八架MV-22魚鷹(Osprey) 式傾轉旋翼機(tiltrotor)給印尼,此交易不僅是東南亞首例,也將強化該國在群島之間重要的空運能量。 身為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印尼三軍都有各自空運機隊,包括定翼機與旋翼機。 定翼機以C-130運輸機,還有較為小型的CN-295,更為輕型的CN-235、NC-212與N-219。除了台灣讀者耳熟能詳的C-130之外,CN-...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0 月 30,2020
【南洋想想】印尼的國防產業:邁向區域強國的基礎
儘管印尼在多數國人與媒體的印象很難跟區域強國(Regional Power)有所連結,但是在數十年的努力下,印尼堪稱有東南亞最完整的國防產業。 受限於較晚起步的工業化、戰亂、有限的市場等其他限制,東南亞國家在重工業的發展相對有限。新加坡、泰國與緬甸在車輛、船隻與火砲等項目上已經從組裝進入的自立發展的階段,不過尚未進入航空領域,印尼則是三棲發展,成為區域中唯一的例外。...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2 月 28,2020
【南洋想想】泰國軍事現代化:峰迴路轉的歷程
從朱拉隆功國王於十九世紀現代化而建軍開始,泰國具有東南亞最長的軍事歷史,加上東南亞第二高的GDP,在實踐上卻差強人意,反映其內外的諸多因素。 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前,無論是王權、內閣或是軍政府,皆以在英法殖民強權之間的生存為要務,所以建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當時泰國亦需大量現代化基礎建設的投資,使軍事支出受到制肘,加上對付西方強權實為越級打怪,所以外交的平衡為主要手段,軍事為輔,...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4 月 25,2021
【南洋想想】從失蹤的印尼潛艦看東南亞的潛艦救難能力
最近印尼潛艦的沈沒事故,不止凸顯潛艦運作的危險性,立即對印尼派出水下救難艦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也顯示東南亞國家逐漸建立的相關能力。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最早具備水下救難能力的國家。在1990年代後期建立潛艦單位之後,星國開始考慮到可能的操作風險,因而在2007年在地建造救難艦Swift Rescue,於隔年成軍 。該救難艦有配備深海救難(deep-submergence rescue...
國防外交
,
中國問題
吳尚書
10 月 05,2012
中國航艦背後的缺陷
中國在9月23日正式將航空母艦移交給人民解放軍海軍,不僅為其戰略姿態加分,也對台灣以及周遭區域構成威脅。但是這艘航艦軍事上的功效其實令人質疑,反倒是台灣近年建軍停滯,對鄰近國家釋放出來的「無意防禦」訊息,對台灣造成的威脅更大。 首先,中國雖然號稱取得俄羅斯Su-33艦載戰機的技術而仿製殲-15戰機,但是不同於過去在蘇霍伊(Sukohi)公司監製的殲-11(中國組裝的Su-27),...
主權兩岸
吳尚書
4 月 18,2013
台灣對中國的「鐵必治戰略」
中國國務院在前天(4月16日)公布《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國防白皮書,首次詳盡披露三軍人數與陸軍十八個集團的番號資訊等等。這部國防白皮書除了指出解放軍人數達到148.3萬人,加上新華社透露的其他軍種,解放軍總員額達到230萬人,在全球排名第一。 白皮書明確指出解放軍「維護海洋權益」以及「海外利益」的任務,這是延續北京從2010年開始對周遭海洋主權議題,例如在東海對日本、...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6 月 25,2013
新加坡兵役的借鏡
日前在台上映的新加坡軍教片《新兵正傳》,除了象徵該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也提醒義務役此種不利經濟發展的制度,仍存在於這個以經濟繁榮著稱的城市國家。 新加坡徵兵制實施四十五週年紀念電影《新兵正傳》日前於臺灣上映。 徵兵制度不利於經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強制的兵役制度妨礙人力資源的自由配置,使得人力資源難以達成最適當的安排,自然損及生產效率。其次,遠低於市場平均的役男薪餉降低其消費力,...
國防外交
,
中國問題
吳尚書
1 月 07,2015
北京斬斷最後一哩路的三大政策工具
儘管非國民黨陣營在去年11月底的地方選舉大有斬獲,但是若要重演1990年代下半期的政黨輪替卻未必容易。基於中國持續上升的國力、相對衰弱的美國與外交被動的歐巴馬政府,以及積極對中開放的馬政府之故,北京目前至少取得三大類可影響台灣政局的政策工具,大致可分為經濟、人口與軍事三大類。 經濟方面,中國對台的經濟手段甚廣,除了已經路人皆知地運用行政等措施影響台商在中國當地的產業投資、...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