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李拓梓熱門文章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李拓梓
4 月 13,2013
【週日想想】國會該是權力的中心嗎?
過去幾年,所有關於台灣現狀亂源的調查,都將罪魁禍首指向立法院。「空轉」、「癱瘓」、「衝突」、「作秀」等等負面字眼,也常與國會形象掛勾,是以何故,原來應該是民主政治權力中心的國會,卻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負面形象充斥導致國會權力的削弱,以及行政權力的擴張,是否又可能衝擊民主治理的可能性? 去年夏天,立法院民進黨團在臨時會期間提出了對陳沖內閣的不信任案,國會議長卻說,...
音樂藝術
李拓梓
五月 05,2013
【週日想想】有幸同為東海人:許瑜庭個展「麗」小記
我號稱出身於藝術家庭,但所知道的本土藝術家,除了書裡會出現的那些人像是楊三郎、李石樵或者廖繼春之外,其實不多。其中年輕的,更是屈指可數,尤其進入外傳很黑暗政治圈之後,生活與藝術家的交集更形少數,許瑜庭是我少數認識的年輕藝術家,她最近以「麗」為名,在天母的新畫廊YESART AIR GALLERY舉辦個展,展出有關近幾年在台灣各地旅行的心中所見。 我們是東海大學的同學,但說是同學,...
歷史書寫
李拓梓
五月 12,2013
【週日想想】為什麼「學者治國」很恐怖?
某日閒來無事,在網路上不小心瀏覽到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博士當官前在台大發表「我的學思歷程」的講稿,才知道他在質詢台上那種「不要命的自負」(The Fatal Conceit),是來自當年「努力就會成功的」學術訓練所養成。 不過這位計量經濟學的高手,在政治實務上顯然適應不良,才會對GDP不如預期解釋出「沒料到消費這麼疲軟」這種鬼話。其實,物價上漲導致人民的實質所得降低,自然消費就會疲軟,...
李拓梓
五月 18,2013
【週日想想】理髮廳的電視新聞學
阿惠是隔壁家庭理髮的設計師,這家理髮店是附近的資訊交流中心,進進出出的人阿惠無一不識。社區的各種八卦,阿惠無不知曉,連我阿嬤她都認識,唯獨遇到我這個不愛講話的客人,因此目前為止還不知道我在哪裡工作。我每兩個月去理一次頭髮,多半安靜地看著電視,並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她的時事評論,上一次的主題是在台灣初登板的Manny Ramirez。 談話性節目主持人談論台菲事件時聲色俱厲疑似飆出國罵。...
環境經濟
李拓梓
6 月 09,2013
【週日想想】國民黨比較會拼經濟?
台灣政治一直有幾個迷思,其中一個是國民黨比較會拼經濟、另一個是國民黨比較懂外交。講起經濟很行,國民黨似有江丙坤、蕭萬長這些「經濟總體規劃師」,講起外交厲害,他們也似有些明星部長像是錢復、胡志強。更不用提再早期些的李國鼎、趙耀東、蔣廷黼、周書楷等神主牌,這些面孔擺出來,大家似乎就信了這兩大迷思洗金捏。 行政院「經濟動能提昇方案」廣告。影像來源:hsnujeffy 問題是...
政黨政治
李拓梓
6 月 11,2013
【週日想想】「責任政治」的定義快被改寫了
上週五立法院沒能完成證所稅修正案三讀,讓許多股民扼腕,部分媒體也紛紛把責任怪給拒絕將本案交付表決,堅持繼續協商的民進黨團。看見這樣的批評,竟興起莫名其妙的感覺。當初硬要過證所稅,並且宣稱「先求有、再求好」的是執政黨,加上8500點天險的也是執政黨,宣稱可以徵得60到100億元稅款的也是執政黨。如今政策破產,證所稅沒收到,證交稅卻短收了550億,如此亂象居然要在野黨擔起責任?這到底是哪招...
李拓梓
6 月 23,2013
【週日想想】馬英九的天堂唱詩班
出版業大老郝明義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前夕,連續寫了兩篇文章要求政府暫緩簽署協議,引起一陣短促的波瀾。郝明義在第二篇文章中寫到,馬英九看完他的文章,隨即囑咐秘書長楊進添和政務委員薛琦和他解釋,薛琦也如約致電說明云云。 雖然我不是什麼重要的咖,不過我也常寫文章罵政府,只是總統府連個工友都沒打電話給我過,只能再次確認這個社會裡,有些人講話比較大聲、有些人講話比較小聲。...
李拓梓
6 月 30,2013
【週日想想】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
我本來只是認為,馬政府的所作所為,頂多需要改寫政治學教科書裡像是「責任政治」的定義、或者憲法中明定的總統與閣揆權力分際,沒想到前幾天聽到馬一席「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講話,才赫然發現在他的執政下,連中文辭典可能也要改寫了。 馬英九引用胡適這句「容忍比自由更為重要」的句子,是為了告訴國人要容忍不同的意見(其實就是他的意見),他認為台灣民主還有很多改進的空間,...
歷史書寫
李拓梓
7 月 07,2013
【週日想想】軍人可以是「民主守護者」嗎?
埃及軍方日前發動政變,將不得人心的總統穆西(Mohamed Morsi)給逼下台,並宣布很快就會舉辦選舉。穆西的行事一直有爭議,他是穆巴拉克(Muhammad Ḥusnī Sayyid Mubārak)被推翻後的首位民選總統,但因為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的基本教義派背景爭議,以及執政成績其差無比,最終遭到五路民眾和軍隊合力推翻。軍方介入此事,當然算是政變的一種。...
李拓梓
7 月 28,2013
【週日想想】這樣也算現實主義?
上週四,民進黨的「華山論壇」邀請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演講,和大家談談到底有沒有「九二共識」。蘇起一開始就嗆明,沒錯,「九二共識」是我發明的沒錯,但問題根本不在「九二共識」,問題在「互信」。只要你民共之間有互信,九九兩千一百共識也不成問題。簡單說來,對蘇起而言,咬文嚼字從文本裡面尋找有沒有九二共識本是徒勞,重點在互信的建立,而不在九二共識的有無。 蘇起認為自己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