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 編輯推薦
  • 投稿
  • 連絡我們
  • 關於想想
  • 版權聲明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合作媒體
icon-menu
首頁
icon-info
  • FB
  • contact
  • rss
  • 簡體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合作媒體
  • 投稿
  • 聯絡我們
  • 關於想想
  • 版權聲明
  • 編輯推薦
  • 熱門文章
  • 政策想想
    •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 司法人權
    • 媒體觀察
    • 休閒育樂
    •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 社會安全
  • 時事想想
  • 想想副刊
    •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 運動休閒
    • 電影戲劇
    • 音樂藝術
  • 漫談時事
  • 專欄作家
  •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解嚴30影像展暨音樂節

音樂無論是被限制、抑或是作為宣傳工具,都曾伴隨台灣走過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篇章。解嚴30周年,我們來回顧音樂與台灣民主發展一同發生了那些轉變
閱讀更多

二二八70週年

70年了,我們該如何思考它?我們應該作些什麼?答案難道還在風中?
閱讀更多

2016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當選之後

閱讀更多

婚姻平權──台灣即將邁向彩虹的另一端?

閱讀更多
・
・
・
・
社會安全 2017/10/12
【女人想想】「噓!這是秘密!」目睹家庭暴力與世代複製
林香如
壓抑、不輕易和身邊人深談家事和內心感受,是許多暴力家庭中的現象。筆者長年在實務工作中發現,許多家長認為家暴事件是家醜不應外揚,家暴當下,兒少雖目睹一切,但只能束手以對。雖然民眾近年來對於接受社福服務,心態已較過去開放,但仍有很多家庭視家暴為家內秘密,不許目睹家暴的兒童向他人提及內心感受,更遑論接受社福服務。
繼續閱讀
全球脈動 2017/10/12
小池新黨如何挑戰自民黨
張進逸
2017年9月28日,安倍晉三首相在身陷森友、加計學園爭議之際,力排眾議宣布解散眾議院改選,也規避了眾議院開議後需要接受質詢檢驗的問題。官方的表面理由是為了應對北韓的試射飛彈危機,所以需要取得民眾的重新授權以增強政府的對外能力,但實質上則咸認是為了充分運用首相的解散專屬權力,挑選對執政黨最有利時機重新改選以延續政權。
繼續閱讀
文化研究 2017/10/12
【日本想想】手寫溫度暖進顧客的心!日本店員們的誠懇促銷
陳怡秀
很多人到日本旅遊時,往往都會將「唐吉軻德」這家店排入行程中,因為它有著量販店般的價位、百貨公司般的品項、100商店般的尋寶感,舉凡飲料零嘴、服飾美妝、3C產品都以優惠價格在販售,每週都有新商品進貨,雖然店面大多擁擠狹窄,但商品可都走在潮流尖端,超級好逛!不過唐吉軻德在步調迅速的物流之間,用來宣傳的海報,卻不是透過電腦製作,而是職人們一筆一畫手寫出來的!
繼續閱讀
運動休閒 2017/10/11
【野球人生】阿宏的棒球建言(三)棒球場變身停車場?台灣球場怪現象
阿宏叔叔
既標準又擁有良好安全設施的球場,因造價不菲,佔地又大,在國內外實際上都屬於少數;即使是美日等棒球大國,都存在許許多多不甚標準的球場,礙於土地面積、預算、設計、周邊環境等種種限制,導致場地不夠大、圍網不夠高、太靠近建築物等,讓球場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繼續閱讀
教育文化 2017/10/09
【春風化雨】請給孩子學習「保護自已」的機會
丘山明人
從小在宜蘭鄉下長大的我,住家附近有農田、有山野、有溪谷、有海岸,所以下課後或假期間,我們有許多的時間和機會在田野間追逐野炊,在小溪裡抓魚、抓蝦、摸蜆,在埤塘邊釣魚,在山野中溯溪游泳,在海邊釣魚捉螃蟹等。童年時期這段接觸自然、探索周遭生活環境的經驗,奠定了日後在生活上的種種能力,並在心裡埋下了對鄉土與自然深厚的情感!
繼續閱讀
音樂藝術 2017/10/09
「村村有音樂」 台江古茨音樂會迎中秋
吳茂成
怎樣才是一個幸福的社會?這不是大哉問,而是實踐的問題。 一群生於開台內海的台江子弟,從八十歲到十三歲,阿公與孫子合力,在中秋節前夕,呼朋引伴,齊聚故鄉老茨,有的吹薩克斯風,有的吹洞簫,剝著自家種的紅柚,圍桌開講,賞樂也賞月。 說是賞月賞樂,究其實,究其樂,樂在老中青三代重溫台灣鄉土的溫暖。 中秋剛過,這是台江十三佃正在發生的故事。
繼續閱讀
全球脈動 2017/10/09
《加泰隆尼亞的建國之路系列二》從公投走上「已獨不回」的道路
黃建龍
繼續閱讀
文化研究 2017/10/06
【翻譯偵探事務所】戒嚴記憶:苦海餘生
賴慈芸
「如果中國打開門,每個人都會走,都會去美國。」 這是1982年暢銷書《苦海餘生》的最後一句話。我小時候看的是好時年版本,封面是林布蘭的「加利利海上暴風雨中的基督」,還以為是寫船難的書,沒想到居然是描寫共產中國的。
繼續閱讀
文化研究 2017/10/05
【日本想想】日本遙控器小秘密:「d按鈕」與「字幕」的貼心設計
陳怡秀
很多人到日本旅遊,總喜歡打開電視來看,也許不是很懂日語,但能捕捉到喜歡的偶像明星、收看視覺上就感覺美味的美食節目、或是新聞節目乾淨俐落的鏡面,就讓人覺得心情很好,而試著把視線拉到遙控器上,其實還藏匿著許多有趣的小秘密,比如「d按鈕」與「字幕」就是很好的例子。
繼續閱讀
教育文化 2017/10/04
【人心人術】醫生父子兩代68年的奉獻!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他從英國而來,不畏語言和環境的隔閡,將西方醫學傳入台灣,蘭大衛、蘭大弼醫生父子兩代68年都奉獻給台灣,臨終前,朋友去探視蘭大弼,問他:「要寫信給誰嗎?」  蘭大弼醫生寫下「台灣」兩個字,成為他畢生最後的字跡。
繼續閱讀
  • ‹ 上一頁
  • …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下一頁 ›
  • Thinking-Taiwan
  • 小英教育基金會
  • facebook
  • Rss
  • mail
  • simp

cc授權

頁首